衢北魏家的嫡系子弟,不可能娶一个身世不详的孤女。
魏嘉行冷笑:“我小时候病得快死了,也不见您到床边来问一句,如今长到这般年岁,您倒是想起关心我的婚事了?”
“若不能娶姜妤,那我谁也不会娶。或者您去问问,哪家姑娘要是愿意嫁进来守活寡,也不是不行。”
他说完,便不再多言,径直转过身大步离开。
“来人,”魏璋冷声开口,“从今日起,三公子禁足勤园,不得外出,等他什么时候想通了,再解除禁令。”
直到魏嘉行被家丁们请去了勤园,魏璋方才对身边的管家道:“去姜家一趟,告诉阿姊,让她勿复担忧此事,姜妤,绝无可能进我魏家门。”
***********
第二天姜妤在菱花馆等了一上午,也没等来魏嘉行。
行香知道她与表公子约好,忍不住轻声道:“兴许表公子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姜妤歪了歪头:“也许吧。”
她在心里隐隐地想,也许他以后也不会来了。
魏婳,或者说魏家人,总是不会看着他与自己这样长久地待在一处的。
不过他们也不至于害他,这样就好,这样她也就不必担心他。
用过午膳后,姜妤便换了身衣裳,要带几个丫鬟出门。
摇红讶异道:“小姐不等表公子了吗?”
姜妤垂眸,看了眼窗下案上的花灯,软声笑道:“不等了。他若能来,早便来了。”
“上回在侯府我就说了,有时间要带你们去城外庄子上玩,我看今日便很好。”
第30章 折花
姜家在城外有几处庄子, 庄子上雇了些农人照料田地。
从前姜妤在定京的时候,姜秉明每年都要带她到庄子上玩好几回,春天去果林里摘桃子, 夏天乘船去湖上摘荷花,到了秋天就去捞虾捕蟹, 一张渔网撒下去,再拉起来,鱼虾装得满满当当,冬天更好玩, 可以堆雪人。
姜明佩不喜欢来庄子上, 魏婳也不乐意来。这样一来, 姜妤更喜欢这处地方了。
和姜明佩与魏婳在一起时, 她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开口说话之前要先在心里想很多遍, 力求周全完美, 只为做长姐眼中合格的闺阁小姐, 希望母亲能为此多看她一眼。
只有在庄子上,她才能不在乎规矩体统,高高兴兴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主仆五人乘着马车到庄子上,马车还未停, 一条大黄狗就扑了出来,冲着她们大叫。
不等行香等人反应,姜妤已经率先跳下马车,亲亲热热地抱住了大黄狗, 而大黄狗也在她的抚摸下变得乖巧温顺下来。
阿措见状,笑道:“小白还认得小姐。”
小蛮也笑:“狗是有灵性的呢。”
四个丫鬟陆陆续续跳下马车后, 不远处的院子里,一对穿着粗布麻衣的夫妇也端着碗追了出来,见着她们先是一愣,而后又望着姜妤,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熟稔:“二小姐来啦!”
姜妤点点头,仍旧蹲在地上,仰头问他们:“张叔,张婶,好久不见啦,小绵呢?”
她刚说完,就有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跑了过来,抱着张婶的腿,笑着和她问好:“阿妤姐姐。”
她说完,又乖乖地叫人:“行香姐姐,摇红姐姐,阿措姐姐,小蛮姐姐。”
姜妤摸了摸她的脑袋:“小绵长高了呀,”她站起来,拉着小姑娘的手,很有些惊讶地比划,“你以前还只到我这儿呢,现在都能到这儿啦!”
“长得好快呀小绵!”
小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道:“我还认了好多字,现在会背千字文了!”
“是吗,小绵真厉害。”她笑眯眯地夸奖她,又看向张叔张婶,“我过来玩玩儿,你们不用管我,快回去吃饭吧。”
她话是这样说,但张大又怎么能应,他捧着碗,呵呵笑道:“二小姐吃过了吗,要不也一起吃点?”
胡氏瞪他一眼,“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她看着二小姐,语气柔和,“家里还有些腊肉和猪骨,还有两条鱼,我去给二小姐炒盘蒜苗腊肉,再做个红烧鱼,猪骨汤,顺便这时节豌豆尖也长得好,二小姐从前最喜欢吃清炒豌豆尖了,您坐一会儿,绵丫头她爹来给我打下手,一会儿就能做好了。”
农家为了方便,灶上都会支两口锅,她这边烧鱼,那边炒腊肉,炒完腊肉再炖汤,炖到一半鱼烧好了锅里就可以炒豌豆尖,确实也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