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旁的姓氏多得很,应该不会这么巧吧?”意书轻声道。
“天子之威,剥夺走什么都正常。”池见星也随之放低了声音,“我姓池,是我原本就姓池。从未改过。棋圣是我的叔叔。”
意书还在脑内算着池见星是方负雪的哪一辈亲戚,就听池见星继续说了下去:“我们家在碧云洲也是声名远扬,祖辈出过状元,最高官拜尚书。只是后面我们没能考取功名,就在江湖里逍遥快活。很快便没了积蓄,除了祖传下来的那些宝物被秘密保存,其他的东西全都典当干净。”
“直到我的叔叔,凉宵,他原叫池宵,成为了棋圣。十岁打败绥明居士,十六岁时棋艺无人能敌。从那时起,我们才有了生活来源。富足之后,我叔叔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一座楼,把祖上所有的珍宝、棋谱,以及传下来的佩剑等,全都放进了那座楼里。”
他喝了口茶,显然还是不喜欢这个味道,轻轻皱了皱眉:“那座楼,姑娘应该知道了。”
意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骊珠楼。”
池见星很是欣慰地笑了起来:“姑娘果然聪慧,妙贵妃,我的表姐池妙,是骊珠楼的第一位主人。”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画舫下河,桨声连绵悠悠,隔着青砖街传到人家的纱窗当中。
池见星走在前面,意书跟在他身后,两个人绕过一个酒坊,又经过一家卖芦蒿的门前才停下脚步。
眼前的院门干净,院墙内还有枝丫探出,应是有人常来打理。池见星叩门三下,带着意书站在院门旁边等候。他回头嘱咐了一句:“姑娘在齐王府上是救命恩人,府上对姑娘都客客气气广为包容,我叔叔脾气古怪,规矩严明,姑娘礼数不可懈怠。看我怎么做,姑娘跟着便是。”
意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系统在她脑内提示道:
【进门后左脚黑砖右脚白砖,不要踩错。而后先用一撮桂花洗手,再去盛一碗净水洗脸。】
“毛病真大。”意书对系统说道,“还用桂花当洗手液,桂花都想问问他礼不礼貌。”
她脑子里开着玩笑,实际上却十分紧张。她马上要见到的那个人,是妙贵妃父亲,方负雪的外公。方负雪身上最大的谜团、他连年笼罩在阴谋之中的原因。可能就要就此揭开。
而意书,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如何面对这么多琐碎的事情。她的脑子转的飞快,把这本书的内容又从头到尾过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凉宵”或者“池宵”这两个名字。
更让意书不安的是,故事线走到这里,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
作者有话说:
棋圣名字由来于: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金陵后观棋绝句》钱谦益
文中的绥明居士,取自三国时期棋手马绥明。晋·葛洪《抱朴子·辨问》:“故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於今有棋圣之名焉。”
第29章 别踩白块
几年前有个很火的游戏,叫别踩白块。
意书打游戏不是很厉害,玩别踩白块,大概只能得个一百分。
现在她面对的是,左脚踩黑块右脚踩白块的狗屁游戏。意书小心翼翼,身子七扭八歪站不稳,生怕脚滑错失了这面见棋圣的机会。
好不容易走完了砖块,就到了用桂花洗手的环节。
她学着池见星的样子撵起一小把桂花,,在掌心上摊开,而后鞠了一捧水去洗手。意书全程屏息凝气,就怕一个疏忽,还没见到人便被踢了出去。
她提心吊胆走完了这套流程。没想到池见星看似粗枝大叶,做起这种事情来仔细周全,礼数无一不缺。他二人洗完脸后,站在院内。池见星朗声道:“叔叔,我回来了。”
不过片刻,正对院门的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意书心生疑虑,问系统道:“虽说池大侠看着年过四十,但是……他叔叔怎么会老成这个样子。”
【妙贵妃死后,一夜白头。】
意书在心里惋惜这一家子。虽不知情形到底是为何,可原本在碧云洲久负盛名的棋圣与才女,手握骊珠楼,是富足快乐的一家。女儿却因为被皇上看中入了六宫,变得家破人亡,不得不隐姓埋名。
棋圣凉宵缓慢地点了点头,他左足略跛,走起路来有些摇晃,池见星站在原地维持着行礼的姿势,也不去搀扶。意书微微低下头,不去直视凉宵的目光。
“带客人来啦,”她听见一个比想象中要温和慈祥的声音,“坐下吧,姑娘,你也坐。”
意书战战兢兢地等着池见星坐下来后,自己和他并排而坐。凉宵转过身去,问道:“这位姑娘,吃不吃云片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