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元气大伤的赫伦甚至不需要一场武力征服,就会消散在几十年后,像当初的玫瑰王朝一样被分裂,成为加伦斯卷土重来,开辟第二场战争的最好养料。”
“死去的乌拉尔是他们的替死鬼,缇坦则成了他们安插在赫伦边上的内应。好在根据余晖传回来的消息,北地战役大捷。以皇帝的智慧,应该能想到加伦斯的计划,所以他们才会选择继续北上,直接消灭缇坦,扑灭他们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能让加伦斯彻底失去缇坦这枚棋子。”
“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援军到来前,减少我方的消耗,保存我们的实力。这样才能为之后的反扑做准备。”
亚述公爵摸摸下巴,陷入沉思。
他已经懂了阿奇尔的计划。
只是这个计划意味着让他拱手放弃自己守卫了七八年的东南防线。对于一手建立这条防线,并且对这条防线有着深厚感情的亚述公爵,这着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
但亚述公爵并不是迂腐固执之人,他很清楚,阿奇尔是将赢的可能放在了后面,放在了正在疾驰赶来的古尔丹军队和皇家军团身上。
他们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赫伦能否从这场腥风血雨中存活下来,是他们身后的那些被守护的人能否安然无恙。
这也是每个士兵为之奋斗的唯一理由。
“我们放弃部分的防御据点,引导各个部落看到从东南防线转折北上的希望。”阿奇尔用木棒在沙盘上画出预设好的路线图,“根据以往的行进路线推断,强大的部落会选择最近的路线,正好经过关隘和图尔提斯,来减少作战时间;而较为弱小的部落则会大概率放弃雪山附近的路线,转而走南方森林,从古尔丹领主的支援路线上经过。”
“到时候,攻克北地、气势最盛的皇家军团就能直接南下,击溃一直与我们交手的乌拉尔部落,顺带沿着他们的进攻路线一路反攻,收复所有的防御据点;同时,古尔丹的援军也能从下支援,为反攻提供后续的保障。”
“在那之后,如果加伦斯因为从乌拉尔得到的错误情报决定出动的时候,就是我们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最好机会。”
亚述公爵静静地听着。
他的眼神很亮,明显对这冒险的计划很认可,但他还是沉声问道:“那你怎么能确定,加伦斯一定会上钩?”
阿奇尔笑了笑:“因为加伦斯领主已经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他们已经忍耐了百年,也快到了忍不住的时候了。”他语气平缓,但说的话自有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加伦斯的领主被哈瑞尔重伤,恐怕也没有精力再去策划一场远征,她只能选择现在。”
“即使她根本就不想要这个机会,她的部下也会不断提醒她,失去这个机会过后,他们就再也不会有乌拉尔这样强力的提线木偶了。”
“这是他们唯一一个能抓在手里的、夺取权柄的机会,他们不会放弃的。”
亚述公爵沉默了片刻,终于是答应了下来。
“我知道了。”他摇动手铃,叫了等候在门外的书记官进来。
“去通知各防线的信使过来,让他们将据点的负责人召集到图尔提斯。”亚述公爵严肃地对着手下简单说明了计划,要求他尽快写信发往各防御据点,“计划有变,我们必须赶在乌拉尔军队到达边线之前完成布置。”
书记官听到这话,也略带犹豫:“但是如果……据点的负责人拒绝接受计划……”
“那就按照叛国罪把他捆到图尔提斯,换他的副手上去。”亚述公爵简单粗暴地打断了书记官,“现在我可没空像以前一样,一个个地哄孩子。军队的唯一纪律就是服从上级的判断,除非他们能给我更好的作战计划,给我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别因为我年纪大了,脾气好了,就忘了我当初给亚述军定下的规矩!”
书记官连忙点头答应,抱着亚述公爵匆匆写下的手札,去完成任务了。
此时此刻,阿奇尔才从这位已经年长的老者身上,看到了他年轻时意气风发、直接果断的影子。
他也蓦然想起,在亚述公爵还没有接受戍卫军职务,成为边地戍卫者的之前,他是跟随皇帝一路走来的皇家第三军团的军团长,是有着“赫伦最锋利的矛”之称的冲锋军团长,是即使在远征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带着军士一路杀出重围,直接威胁到乌拉尔王城,迫使乌拉尔退却议和的将军。
也正是因为他的丰功伟绩,皇帝才力排众议,安排他到了东南边地,成为能够震慑乌拉尔,护卫远征成果的边地将领。在亚述公爵离开了第三军团后,为了纪念他曾经的成就,皇帝甚至为他保留了这个职位,让第三军团成为了唯一一个由皇帝直接领导,没有军团长的皇家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