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催熟猕猴桃的方法深刻的印在肖燃的脑海当中,因为他小时候写作业嘴馋的时候就会偷偷地去打开家里的瓦罐,挑几颗熟透的猕猴桃,满足了口腹之欲才会继续写作业。
某一天他又分心,想去瓦罐里掏猕猴桃,这才发现一整罐的猕猴桃已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像老鼠偷食一样给掏空了。
将瓦罐盖好封口,接下来就该做猕猴桃果脯了。
在场的三人都没用亲手做过果脯,保险起见,剩下的猕猴桃只用了一半,万一做失败了,剩下的一半可以再次用于拍摄。
猕猴桃的外面有一层扎手的绒毛,野生的品种尤其多,所以制作果脯的第一步便是清洗、去皮。
肖燃把木盆搬到水龙头底下,接了半盆水后戴上塑胶手套,开始搓洗猕猴桃。
清洗两遍过后,用削皮刀开始刮去果皮。这是最困难的一步,人工栽培的猕猴桃能有半个拳头甚至一个拳头那么大,很好去皮,可是野生猕猴桃跟荔枝的个头差不多,刮皮刀使不上力,稍不注意还会刮到自己手指头。
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三人合力也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弄好。
刮完皮之后是切片,野生果实个头小,他们改成了切块,两刀切成四瓣刚好。
有了之前制作果酱、罐头的经验,肖燃已经有了触类旁通的本事,这次制作果脯甚至没也从网上查教程,直接凭着经验自己看着办,甚至还当起了张中原的老师。
把熬煮过后的猕猴桃从糖浆中捞出来,肖燃揉了揉酸麻的腰,说道:“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烘烤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猕猴桃还得晾上八九个晚上,今天是来不及了,要等到明天才能进行下一步。
张中原摘下橡胶手套,伸一个懒腰松了松僵硬又疲惫的身体,忍不住感慨一句:“干哪一行都不容易啊——”
肖岚慧笑道:“辛苦了。”
第二天,张中原有事没来,肖燃一个人到了肖岚慧家里。剩下的工序都很简单,他一个人也能完全胜任。
肖燃把猕猴桃果肉平铺在烤盘上,跟肖岚慧说:“烤箱调到80-100度,五个小时左右,把水分烤干就行了,中途得翻一次面。”
又是等待了五个小时,晚上肖燃洗完澡再次来到肖岚慧家里,从烤箱中拿出了烘干的猕猴桃果脯。
毕竟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纯手工制作的果脯,没有超市买来的猕猴桃果脯那么翠绿,但味道却是一点也不差。酸甜可口,软糯弹牙,吃一块就想再吃一块,完全停不下来。
把烘干的果脯装进透明的密封罐中,历时两天的制作和拍摄终于结束了。
第46章 瓶颈
制作猕猴桃果脯的这一期视频发出后,肖岚慧又接到了新的推广邀约——对方是一个著名的干果品牌,最近刚推出几款果脯产品,正密集地找一些与品牌定位相契合的自媒体账号做推广,然后就找上了肖岚慧。
因为该品牌在干果界是大牌,在尝过对方寄过来的样品之后,肖岚慧果断应下。
但和沟通商讨模式以及剧本的过程中不太顺畅,因为她并不是直接和品牌方沟通,而是和处于中间的策划公司联络。
肖岚慧有自己的想法,而策划公司已与诸多网红、自媒体合作过,有着专业的看法,因此双方难免有分歧。
好在分歧不大,一番磨合之后最终达成一致,肖岚慧在肖燃和张中原的帮助下完成了推广视频的拍摄,发布后点击效果也不错。
这次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广告费用,扣除税费再加上上次帮葡萄种植基地做推广拿到的钱,足以用来购买新设备。
于是肖岚慧“豪掷千金”,买了无人机和相机还有一些零碎的设备。
虽然这次的品牌推广做的相当成功,也拿到不菲的报酬,但在高兴之余,肖岚慧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肖燃和张中原面前,她算是专业的,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她来拿主意,而且自打创建这个账号以来,一直运营得很顺利,吸粉也快,她逐渐迷失在了这样的成功当中。
她从来没有想过,事实上并不是她的能力有多好,创意有多么出挑,而是她的取材取景在当下的浮躁的互联网环境中是吸睛的。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里过得苦哈哈,看到农村里的青山绿水、逍遥自在,难免心生向往多看两眼——乡土类的题材自带流量。
在和这家策划公司合作一番之后,她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和不专业的地方,如果不停下来好好吸收养分,充实自己,他们很快就会走到瓶颈期。
因此,在和肖燃、张中原商讨之后,她决定短期内不再接任何推广了,先充实这个小团队,让大家都变得专业才是当务之急。而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当晚,就有MCN机构的人找上门来了,询问她有没有意向签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