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若帮了悄悄,那更不得了,那一个更记仇,届时要说悄悄不给他分杏子,是不尊重他,还要说小鹤明知悄悄不尊重他,却帮悄悄说话,是偏心,是排挤,是很该天打雷劈的罪过。
百般为难之际,忽然灵光一闪,终于找到借口和稀泥:“金母娘娘在此,你们这般吵闹,恐怕要遭娘娘耻笑。”
师兄妹拌嘴拌惯了,一吵起来,就忘了场合,此刻听小鹤提醒,才想起还有个娘娘在旁边看着,霎时收声止息,装出一副老实模样。
金母见几个少年人变脸变得如此之快,深觉有趣,慢声道:“你们师父从前便如你们一般,想来门风如此,也不为怪。”
三个徒弟齐刷刷看向一天道人。
师父从前也爱拌嘴?
羊生心直口快,张口问道:“师父,你从前爱与谁拌嘴?”
自见了金母,一天道人便少言寡语,异样沉默,只因一见到金母娘娘,他就想起故人故事,一想起故人故事,他就摧心剖肝,悲恸难忍。
本强自忍耐,谁知羊生一句话,又提起了他的伤心事。
叫一天道人伤心的故人,是他的师父青牛,以及师兄一口。
一口是北海龙王之子,因身具魔性,落地时成了个孽种魔胎,为父母厌弃,路过的青牛道君见他活命艰难,发了个慈悲心,把他度去做了徒弟。
之所以起名为一口,全在于叫他磕头拜师时,这桀骜不驯的徒弟扑上去,一口咬断了青牛道君牛蹄。
为“报复”徒弟,青牛道君替他起了“一口”这个不三不四的道号,好叫他一世都因此抬不起头。
试想出门与人交际时,别人都是“清风明月”,听着仙气飘飘,你却是个什么“一口”,村气十足,开口就要矮人半截。
再一问“为何叫做一口”,你说“是因为我幼时一口咬断了自家师父牛蹄”,更是颜面无光,招人笑话。
一天道人也受到牵累,他的名儿,是依着他师兄的来起的,一听就是一个辈分的师兄弟。
因着这桩事,师兄弟之间少说也吵了千儿八百架,一天道人怪师兄起了坏头,把他害苦,连累他得了怪名儿,龙子一口觉得这个师弟无理取闹,是个顶顶讨厌的顽物。
好在两人吵归吵,却从来不曾动过拳脚,今日吵了,明日便和好,明日吵了,后日便和好。
那些嬉笑打闹的往事,如今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第48章
羊生随口一问, 不见师父回答,反见他神色灰败,宛如死了亲爹亲娘一般, 倒把他唬了一跳。
偷瞟了师父两眼,他心中很有些惴惴不安。
金母见状, 眼中流露几许怜意, 道:“你们师父在你们这个年纪, 还只会招猫逗狗讨人嫌,而你等已有教化一方的才能, 师不如徒, 他又爱惜颜面,所以你问他,他哪里好意思说。”
小鹤与羊生交换了个眼色,师兄妹心有默契,只是一个眼色, 就已心照不宣。
小鹤故意大声问道:“不会罢,我们这几个小辈, 怎么比得过师父, 他老人家一定要比我们出息得多。”
羊生假惺惺与她一唱一和:“是呀,是呀, 往日里师父时常说我像你们这般大时,就如何如何,还叹息一代不如一代, 我想他说得出这种话,定然比我们几个劣徒强上千倍万倍。”
悄悄虽没跟着他两个一同阴阳怪气, 却会斜着眼睛看人。
她昂着头,用鼻孔和眼角去看一天道人, 发出做作的冷哼。
一天道人:“……”
方才还在心伤,遭三个徒弟一气,哪里还顾得上哀痛,只想撸起袖子收拾不孝逆徒。
若非金母娘娘当面,眼下就有几个徒弟的好果子吃。
见金母娘娘似笑非笑,一双凤目把自己盯,一天道人忍气吞声。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不信金母娘娘能在他眠春山呆一世!
娘娘亲自临尘,绝非一时起意,必然有她的缘故。
一天道人心中一动:听方才那些话儿,莫非……
刚想到此,就听金母娘娘出声劝诫小鹤几人:“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师父已是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你等虽有些才干,然不修功德,不知上进,怎不知有朝一日也成了他一般的前浪,我看你几个才华出众,品性端正,要交托你们一桩事,不知肯是不肯?”
小鹤心想:这个娘娘与师门有旧,必然没得坏心,她辈分又这样高,不好一口推脱。
就问:“娘娘,你有什么事要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