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杨宇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我们先内部统一,就等着他们商量出结果吧。”
李瑁却又看着杨宇说道:“我还有事与你说。”
闻言,高宝儿立刻识趣地找借口离开了,杨宇好奇道。
“你想说什么?”
李瑁顿了顿,沉声道:“也请将我入籍在此处罢,长安于我已再无甚干系了,我也不愿再回去。我入籍在此处,有了新身份,往后四处走动起来也稳妥些,免得被盘问,还牵连了你。若是你嫌我,待过些时日,我再自行离开便是。”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得知李瑁有意留下,杨宇欣喜道:“我也想让你留下,可是怕你介意之前的事情,所以不情愿。其实之前的事……哎!算了,先不说了。我一直没去办房契和入籍手续,就是在等你的意思,如果你答应了,那明天我们就去办?”
李瑁有些愕然,轻轻地点了下头。杨宇趁机偷拉了下他的手,笑靥如花道。
“你安心在这里住下吧,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我不约束你,你想去哪里,我都不干涉,而且只要你不愿离开,我也绝不会赶你走,如果我撒谎,我就是旺财。”
正在房檐下纳凉的旺财支楞起耳朵,嗷了一声。谁叫我?
在艳阳下,杨宇眸光灼灼,笑容灿烂而温暖。李瑁被灼得耳根发烫,慌忙抽回手来,低声道了句谢,急匆匆地转身离开了。
杨宇冲着太阳伸了个懒腰,欢喜地眯起眼睛来。
水井在打了,碎银要赚了,就连心上人也愿意留下一起生活了。
生活,就是这么美好。
--------------------
第24章 手拉手逛街
杨宇打算第二天就去临安县城办入籍手续,刚好黄小郎也发来邀请,邀请他一起去黄五郎家的铺子里坐坐,进一步商讨合作事宜。
“……阿郎,此举,当真妥当么?”
高宝儿怯生生地看了眼镜中人,杨宇站在一旁,拍了拍手上雪白的粉末,忍笑道。
“妥当,当然妥当!怎么不妥当了?你看看,现在谁还能认出他来?”
只见李瑁端坐在铜镜前,面颊雪白,嘴唇艳红,两道剑眉被涂得又粗又黑,一对凌厉鹰眸里几乎要迸出火星来。他一把抓起布巾,怒不可遏道。
“还不快擦掉!”
“哎!不能擦。”杨宇拦住他,说道:“这样别人才认不出你来,我们今天要进县衙,少不得跟那些官吏打照面。你又是皇子、是寿王殿下,说不定哪位官员曾经就见过你呢?这可都是从宫里带出来的胭脂水粉,都是好东西,我都舍不得用,你且忍忍吧。”
李瑁很不高兴,他不排斥男子装扮,武朝之后,男子皆爱美,且玄宗喜爱簪花,在长安城内一度十分流行,满街都是粉面红唇、簪花佩香、服饰奢丽的年轻俊才。
但……这也太丑了!脸上红白一片,好似夜叉,昆仑奴都要比他好看!
不高兴的李瑁,被全程忍笑的杨宇拽着上路了,高宝儿则要留在家中监工。
两人步行来到临安县城,先去县衙内办正事。
县衙中的最高领导是县令,唐代被称为明府,临安县令姓张,人称张明府。杨宇跟门口一位姓王的公差说明来意,对方替他引路,一路带着他往后堂而去。
尽管李瑁被装扮了一番,但他仍旧低着头,不说话,怕被认出来。杨宇起先也躲躲闪闪的,后来才发现自己杞人忧天了,就算杨贵妃的美名遍天下,可见过他的能有几个?又有谁能想到,这位玄宗皇帝的宠妃其实是个男人呢?
想到这里,杨宇顿时昂首挺胸起来,大摇大摆地向后堂走去。
后堂是各部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庄严肃穆,井然有序。杨宇说明来意,办事文吏仔细地跟他核验过信息,便将房契和三人的入籍手续一并给办了,还好心地提醒他,入了农户就要缴纳赋税,如果不会种田,可以将田地租出去,全程态度亲切,好声好气,颇有耐心。
杨宇不由得感叹,不愧是盛世大唐,就连基层官吏的素质都这么高,不像现代某些眼高于顶、自以为人上人的公务员,各种敷衍了事,颐指气使。
唐人大器,官员地位虽高,不过是个职业罢了,百姓见到官员,不会过分谄媚,更不会称其为大人,自贬身份。且唐朝历代帝王重视科考,哪怕是小小县令,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如果官员做出有损颜面的事,打的也是朝廷和皇家的脸,在后续考核中基本升迁无望。
办完手续,那位王姓公差又将他们送出府衙,全程热情负责。衙役是衙门中的底层员工,相当于体制单位里的临时工,工作琐碎,薪水微薄,既要照顾官员们的私生活,还要为公事跑腿,十分辛苦。杨宇心怀感激,尊称对方一句王公差,又塞给十个铜币的茶水钱。王公差推诿了一番,还是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并嘱咐杨宇,如果今后有什么事,可以来找自己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