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井不会,打井却没甚么难的,只要肯下气力,都做得来。现在正是农闲时,那些汉子们大抵也是想趁此机会,给家里老小挣些添用。”
杨宇搓搓下巴,既然如此,请村里人帮忙也没什么,还省得他再去另外找工匠。早饭后,他放出消息,很快便来了几个青壮年,一行六人,为首的正是程家两个兄弟。
程大郎说道:“这都是自家兄弟,在县城里做过短工,做的正是打井、筑墙的营生。杨小郎君肯把田租给我们种,我们感激万分,无以为报,特来帮忙。”
杨宇说道:“你们能来,我也十分感激。但情分归情分,工钱还是要给的。每人每天十个钱,再管两顿饭,保证让你们吃饱、吃好。”
程大郎连连摆手,正要说不要工钱,杨宇笑着打断道。
“我这人不喜欢别人跟我婆婆妈妈,这事听我的,我说了算。再说,你们兄弟不要钱,其他兄弟也不好意思拿了。你们要是不答应,那我也不好意思再找你们给我帮忙了。”
程家兄弟脸色微红,连连道谢,这事算是定下来了。杨宇又问道。
“水井多久能打好?五天可以不?”
一位汉子笑道:“小郎君也忒心急,哪有这么快呢?待挖出水来,还得察看一番,若是浅水,没几日便干了。待有活水涌出,还得在周遭砌上石块,搭上木架,这才能用。”
“受教了。”杨宇笑道:“我家左厢房房顶塌了,院墙也多处破败,这些能修补不?”
“小事一桩,今晚就能住上了。”
“多谢多谢,那就有劳各位了。我去买几只肥鸡,给你们做鸡汤泡饼吃。”
汉子们听说午饭有鸡肉吃,都十分高兴,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杨宇去采购,李瑁监工,高宝儿准备大锅饭。
--------------------
第22章 满眼都是你
杨宇买来三只肉鸡和一条猪五花,屠户见他是熟客,还额外送了两颗自家种的芋头。杨宇很开心,打算炼出猪油来,炸点芋头条吃。被荤油炸过的芋条,有股独特的荤香味,而芋头自带的清甜也中和了猪油的腥气,再撒一点盐巴和胡椒碎,三人都吃得十分满足。
高宝儿舔舔手指,意犹未尽道。
“真好吃。阿郎,可还要再吃些泡饼?”
“不了,我已经饱了。”杨宇摸摸肚皮,说道:“你们吃吧,一定要给邻居们吃饱。”
干活的汉子们每人分到一大碗鸡汤泡饼,熬得浓稠的鸡汤,切得宽厚的面条,炖得鲜嫩的肥鸡,再点缀上些许葱花和芫荽沫,撒上胡椒粒,吃过的人都说香。
听着哧溜哧溜的吃面声,杨宇又怀念起妈妈做的油泼辣子宽面来,口水不住地往外冒。早起下楼吃个肉夹馍就一碗牛肉汤,中午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配上一屉灌汤包,晚上去回民街吃顿烧烤,再喝碗酸梅汤,三餐间用洛川的苹果、富平的柿饼溜缝,美滴很!
杨宇擦了把口水……羊肉泡馍?!怎么把它给忘了!唐人喜食羊肉,现在刚好也是羊肉肥美的时节。杨宇问正在吃饭的李瑁和高宝儿道。
“明天我们吃羊肉汤吧?”
高宝儿兴奋道:“怎么做呢?”
杨宇说道:“把羊肉加各种香料煮熟了,吃的时候切碎,汤中加芫荽,将饼掰碎泡着吃。”
李瑁说道:“羊羹?”
高宝儿附和道:“宫中也常烹煮羊肉来吃,只不过是在汤中加入泡饼。”
“那……也可以。”杨宇又说道:“我还知道一种鸡肉的做法,买来的鸡还剩下一只,索性一起做了吧?长安葫芦鸡,你们听说过吗?”
李瑁又说道:“你说的可是福禄吉祥?福禄同葫芦,吉祥同鸡,菜名倒是十分相似。”
杨宇满脸惊讶。高宝儿看了他们一眼,神情犹豫。李瑁却淡淡道。
“我也听说过烹制之法,大抵需经由三道工序,先清煮、再蒸笼、后油炸,上桌时色泽金黄,皮酥肉嫩,是也不是?”
“是!”杨宇兴奋道:“你怎么知道?”
李瑁淡淡道:“这道菜肴是韦陟韦尚书府里的私房菜,他前年中秋于府中设宴,我曾受邀前往,在席间用过此菜。你又是如何知晓的?你却不知,你与韦尚书竟也相识?”
笑容僵在杨宇脸上,内心焦灼,冷汗直冒。关键时刻,高宝儿开口解围,语气喏喏的。
“去年六月,圣人在花萼相辉楼为郎君贺寿,韦尚书献上一道私房菜,正是这福禄吉祥。”
杨宇忙点头应道:“对对,我也吃过的。”
李瑁冷笑一声,端着空碗站起身来,说道。
“原来如此,因一道菜闹出好大一通事来,倒也是你的做派。怎得,如今倒是不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