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种田记(10)

作者:解大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杨宇回过神来,摆了摆手,重新换上一副笑脸,并趁机说道。

“过去的事情,不提也罢。我今日来此,见桃花村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有心想在此处安顿下来,一边再慢慢寻亲,黄村长能否指点一二?”

高宝儿也忙说道:“我表兄身子骨不大好,连日奔波,早已疲累不堪。我们兄弟只想寻个落脚处,还请黄村长行个方便,多谢多谢。”

村子被夸了,黄村长心里美得不行,得意地捻须笑道。

“若是两位小郎君打定主意,要在桃花村住下,只需去临安县衙办个入籍手续即可。只是……二位是打算购置田产房舍,亦或是单赁间屋子来住?”

杨宇问道:“若是能买,那是再好不过的。敢问黄村长,我来时所见过的那座砖房,是什么人的?为何空置许久无人居住?”

黄村长说道:“那是我同族一堂兄的老宅,也是姓黄的。他们早年间做了些小买卖,便举家搬迁至临安县去住了,那处宅子也就空置下来,托我代为照看。怎得,你有心想要买下?”

杨宇和高宝儿对视一眼,杨宇又试探着问道。

“那间屋子,我能先去看看么?”

“这是自然。”黄村长笑道:“大郎,饭后由你带二位小郎君前去看房。你们若是看中了,再让大郎带你们去寻屋主,余事你们自行商议便是了。”

杨宇闻言大喜,忙再三道谢,叠声答应下来。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杨宇得知在桃花村中,黄姓是大姓,有一多半的人家都姓黄,还彼此都沾亲带故的。黄村长不仅是桃花村的一把手,还是黄氏一族的族长,在村子里很有地位。杨宇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初来乍到就认识了这么一个重量级人物,并且十分热情好客。今后一定要跟黄村长一家搞好关系,平日里多多走动,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饭后,杨宇他们跟着黄大郎去看房子,院门一开,那条土黄色的小狗就摇头摆尾地跑过来,冲着一行人吐舌头。黄大郎给它丢了块蒸饼,对杨宇解释道。

“阿黄是村里无主的狗,见此处无人,便把这里当做它的窝了。阿黄十分温顺,虽贪吃却并不伤人,二位小郎君若是不喜,将它赶出去便是了,只是莫要伤它性命。”

“没关系,我挺喜欢小猫小狗的。”

杨宇蹲下摸摸小黄狗的脑袋,小黄狗欢喜地直甩尾巴,冲着他吐舌头。

黄大郎继续说道:“这屋子虽说已有些年头,却是砖房,十分牢固。屋后还有一处小园子,可以种些菜蔬,养些鸡鸭,吃水就去村前的小溪打,屋子后山上还有不少果树、野菜。看杨小郎君的穿着气度,怕不是农家出身的,不大懂得这些规矩,容我再多嘴两句。我朝规定,农户每三口人,只可占用一亩宅基地,宅基地可以买卖,但不得超额。待你们办完入籍,拿到房契后,这户的田地大抵也划归你们所有了,一共十二亩田地……”

杨宇惊道:“田地?可我不会种田啊,不要不行吗?”

黄大郎好笑道:“你不要又该如何交税呢?”

杨宇微微蹙眉,这确实是个问题,先不说纳税,平时的食物来源又该怎么解决?

黄大郎见杨宇面露难色,只当他是因为不会种地为犯难,于是继续劝道。

“你若实在不会,只管把田地租出去便是了,这户的十二亩地,如今便是租出去的。”

“这样好!多谢大郎提点。”

杨宇笑着冲黄大郎拱了拱手,黄大郎脸色微红,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继续说道。

“大抵就是如此,你们再四处看看罢。”

这栋房子共有一大两小,三间屋子,屋中各色家具齐全,虽半新不旧,却十分结实耐用,大屋墙上还垂挂着一把琵琶、一幅山水画,看得杨宇激动不已。

唐玄宗喜好乐律,尤其擅长琵琶,民间百姓也纷纷效仿,买上一把琵琶在家里摆着。

二十一世纪的国内已经很难见到唐代琵琶了,日本正仓院还保留着一把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赠送的琵琶,有一年两国文化交流时,杨宇有幸见过一次。而山水画,史学家认为宋代才是山水画的成熟期,唐代多见高士图和仕女图。我国唯一现存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副唐代山水画,是2013年在西安郭新庄发掘的韩休墓中的墓室壁画。

如今一把正宗的唐代琵琶和山水画就在眼前,杨宇东摸摸西碰碰,爱不释手。

高宝儿则在厨房里研究火灶的用法,前屋主还留下了许多锅碗瓢盆,高宝儿正在纠结要还是不要,怕杨宇不喜欢,想用回金银玉器。

谁知杨宇一走进厨房,一看到这些东西,就两眼放光地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