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五年代:福女空间有灵泉(574)

“奶奶,水好了,有点儿烫啊,喝的时候注意了啊。”

“行,不用管我了,我这么大岁数了,还不会喝水了,小承啊,正好和你二哥回去了啊。”

“知道了,奶奶,那我们先走了。”

看着顾顺离开的背影,郑老太太眼睛一转,心里有点儿想法。

“多好的孩子啊,老姐姐,你大的这个孙子也该有二十了吧。”

“今年二十一了。”顾奶奶随口回答道。

“那可以说媳妇儿了啊,有对象了没。”

“说什么媳妇儿啊,还在读书呢。”顾奶奶笑了。

这个她不急,这么好的孙子,以后不用愁娶媳妇的事儿。

“读书怎么了,不耽误结婚生娃啊,不然等毕业了,那得多大了啊。”郑老太太急了。

“是啊,你说这女孩子结婚这么早,你这大孙子要是不早点,好的姑娘就被人挑走了。”

“那不用担心了,我这孙子长的这么精神,自己又是大学生,出来那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家里条件也不差,还愁找不着好的吗。”

顾奶奶虽然还没明白郑老太太什么意思,但是她心里却是也是这么想的啊,这么说也没毛病。

“可是都没有好的姑娘了,还怎么找啊。”廖老太太看出点儿眉目,帮腔道,她家里也有孙女儿呢。

“就找比他小的呗,小五岁都行啊,我家老头子就大我五岁呢,这么挺好的吗,年纪大点儿会疼人。”

“那...那也要人家小姑娘愿意吧。”刘老太太听了这话都着急。

“那有什么不愿意的,这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嘛,嫁给我孙子,别的不能保证,但是顿顿吃个肉还是没问题的嘛。”

顾奶奶其实也不是炫耀,她不知道燕京的情况啊,还以为这边的人,生活水平肯定都很高啊,顿顿吃肉肯定很平常的事。

哪知道顾奶奶这话一说,几个老太太都不说话了,互相看了看。

“老姐姐,你家现在顿顿吃肉啊?”徐老太太试探的问。

“是啊,我们家里人多,每顿饭至少要有三个肉菜吧,所以啊,那些小姑娘根本不用担心,我孙子就是年纪大点儿,嫁进来也不会过苦日子的。”

顾奶奶口中的苦日子,就是指她们在顾家村的时候,一年吃不了两回肉的情况。

但是听在这些老太太的耳朵里,就不是个滋味儿了,顿顿吃肉才不算苦日子,那他们过的什么日子?

他们一个月才割几次肉吃啊,每次也不敢吃三个肉菜呀,没想到这老太太家里条件这么好啊。

“老姐姐,你刚说你家人多,你家还没分家呀。”

“分家好几年了,这不是之前我和老头子还没来燕京吗,我二儿媳妇就在老家照顾我们两个老人,所以就在我家老四家里一起住着呢,也好有口热饭吃啊。”

“那老姐姐还回去吗?”

“不回去了,我家里这些孩子都不想我们回去了,我们也在燕京好好享福了。”

顾奶奶透露出来这些,都让这些老太太羡慕的不行了,但是顾奶奶以为燕京人的生活就是这么好甚至更好。

在顾奶奶看来,燕京是首都,是全国最好的城市,这里的人都能吃好穿暖,还有退休工资拿。

加上见识过燕京人的消费力,就觉得所有家庭都是这样的了。

但是,不管哪个城市肯定都有条件差的啊,这几个老太太就是了,她们几个是都有退休金。

但是家里人多啊,家里的孩子们要结婚,尤其是儿子孙子,都要花不少钱的。

她们那点儿退休金都是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的,哪有顾奶奶想的这么潇洒啊。

“留在燕京好啊,老姐姐,我们四个都是住那个院子的,你住哪家的啊。”廖老太太不动声色的打探。

顾奶奶和这些老太太唠嗑,也是想有几个说话的人,所以没想那么多了。

“那边走过去,门前有棵柿子树那家,你们几个是妯娌?住一个院子的。”

“不是,我们就是邻居。”廖老太太讪讪的说。

“哦,那是我弄错了。”顾奶奶也不懂啊,怎么都住一个院子的,还是邻居关系。

“老姐姐,门口有个柿子树那个院子,我知道是哪家,那院子是你家小儿子的?”

“是啊,我那是我小儿子家。”顾奶奶笑呵呵的说。

“那行啊,老姐姐,改天我来找你,咱们一起遛弯儿去,不过今天晚了,我们也该回去做饭去了。”

“那好吧,我这就差两针了,缝完我就回去。”顾奶奶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了。

顾奶奶今天透露的这些,足以叫这几个老太太们上心了,盘算着自己家里有没有合适的孙女儿外孙女儿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