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春引(82)

第二天一早,永安侯林氏一辆,姜莫鑫一辆,姜予安自己一辆,跟着大部队出发去了行宫。

之前那个林大夫她托人传了话,大概今天会去永安侯府再给老夫人看看。

行宫距离京城挺远,路上要五六日的时间,所以马车里是有榻的,云苓给她铺好了床,拿出准备的糕点和一些水果:“小姐,您早上就没用早膳,若是饿了先垫垫吧。”

姜予安点头,拿出带上的书,靠在榻上翻书看。

走了有一两个时辰,马车的窗沿被敲了敲,白芷掀起帘子:“贺大人?”

姜予安闻言,坐直了凑在窗边:“你怎么来了?”

贺延臣骑着疾乌,跟在她马车旁,手上还戴着她送的护腕,他取下疾乌背上的东西,从窗户上递进去:“给你准备的,路途遥远,怕是有些劳累。”

她应该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这些日子都要在野外住宿,贺延臣怕她准备不周全。

白芷接过,姜予安看着他:“多谢,那你呢?”

贺延臣:“我轮值,晚上回马车。”

毕竟他还是武德使,护卫队伍的安全是他的责任。

“好。”姜予安点头,想了想,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小瓷罐,“这里面的膏药可以缓解些疲劳,抹在太阳穴处,有奇效。”

贺延臣接过,装进了疾乌背上的小布袋里:“我去前面,你好好休息。”

姜予安点点头,贺延臣一夹马腹,向前去了,姜予安直到几乎看不到他,才收回视线。

白芷在姜予安的授意下打开包裹,里面最大的是一个特别软的迎枕,她白天靠在榻上也不至于太累,还有火折子,一些便携的吃食等等,一些在野外生存的物什。

路上的日子无聊又漫长,队伍走走停停了六日,期间贺延臣应该是没有轮值,姜予安没有见过他,倒是她,这几日骨头都要被颠散架了,只能趁着中午晚上的时间下来走一走,总算熬过来六日,到了行宫。

行宫很大,姜予安自然是跟着永安侯府,估计是仰仗贺延臣和五皇子的面子,他们被分到了比往年好不少的屋子,姜予安不知道其中关窍,往年没有跟着来过,但永安侯却知道多少是有贺延臣和五皇子的情面在,笑的开心。

贺延臣虽然跟着定国公府住,但是是一个额外的小院子,只是挨得近些,本质上是独立开来的,里面还有一处温泉。

没过一会皇帝身边的郑公公过来,说是圣上叫他过去。

“参见陛下。”

“喻之啊,晚上要摆宴,你跟着朕,去猎头鹿回来,添个菜,如何?”承平帝正在纸上写着什么东西,说完了停笔,笑着抬头看他。

“是。”贺延臣应答。

承平帝喜好弓箭,爱猎【此处是动词】物,每每秋猎总是隆重盛大,在京城中没有办法,到了行宫就有些手痒。

贺延臣退下,去自己院子里骑了疾乌,拿好弓箭,皇帝那边也准备好了,他出行自然少不了人跟着,跟了一队禁军,太子和四皇子也在。

贺延臣行过礼,跟着去了林子里。

“贺大人,听说近来在查大案啊。”四皇子和贺延臣搭腔。

这几日贺延臣的动作有些耳目的都听说了,怕火烧到自己身上,各路打听的不少。

“四殿下耳眼通天。”

太子一听,也赶忙凑过来:“听说这案子颇为复杂,可有进展?具体是什么案子?”

“还未,臣暂时还没有定论。”

“贺大人前段时间定亲,说起来本宫还没见过表弟妹,她这回可来行宫了?”太子知道他是不会多说别的了,适时地转移话题。

“待晚宴臣引她拜见殿下。”贺延臣说着,侧耳听了听,在疾乌背上的箭篓里拿了一支箭,搭上弓,眼神一凛,松手,箭飞驰而出。

没一会有士兵过去把贺延臣刚刚射的猎物取来,是一只野兔子。

“贺大人箭术超绝。”四皇子看下边人送来的猎物,笑道。

“喻之这准头是越来越好了,你们两也不能落了下风啊。”承平帝恰好从远处骑马而来,看到这一幕,稍稍勒马,笑着指了指太子和四皇子。

“是,父皇。”四皇子拱手,“不若添点彩头,比一比。”

太子挑挑眉,看向四皇子,他又搞什么幺蛾子?

“哦?”

“几月前属国上贡,儿臣记得有一金缕玉枕,如今炎炎夏日,那玉枕正正好,凉爽舒服,不若以这玉枕做彩头如何?”四皇子笑道。

“那玉枕确实正合这季节,既如此,一个时辰,你们三人谁打得多,便赏谁!”承平帝大笑,扭头看禁军统领,“尹威,计时。”

禁军统领尹威一拱手:“是!”

上一篇:大宋女画师下一篇:春夜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