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春引(7)

“是。”

贺延臣修养了两日,带着拿回来的证据进宫复命。

承平帝正在御书房和户部谈论泗州水患一事,听闻贺延臣求见,让户部尚书先退下。

正好两人在门口遇上,户部尚书徐大人作了一揖:“贺大人。”

“在下身上有伤,不便行礼,徐大人见谅。”贺延臣点了点头道。

这户部尚书向来是个老油子,他笑道:“无妨无妨,贺大人身体无碍吧?”

贺延臣懒得和他周旋:“不好让陛下久等,在下先行一步。”

“自然自然。”徐大人陪笑。

最后一个然字还没说完,贺延臣已经越过他进了御书房。

徐大人脸上的笑容微收,一甩袖子小声嘟囔:“神气什么!不过是……”

话说到一半,他抬头左右望了望,到底不敢说了,脸色铁青地出了宫。

这户部尚书可是个肥差,这些年这徐尛干了些什么烂事儿贺延臣一清二楚,之前给他送美人送钱财的,贺延臣原封不动都给退回去了,他一见贺延臣就要攀谈几句,贺延臣向来懒得应付。

进了御书房,贺延臣规矩地一礼:“陛下万安。”

“哎呀快平身平身。”承平帝看他这样就着急来气,“不是受伤了?不用拘这些虚礼,伤的如何?”

贺延臣的母亲是长公主,和承平帝乃是一母同胞,按礼承平帝是贺延臣的舅舅,他从小是承平帝看着长大的,贺延臣儿时在宫中伴读,和这个舅舅关系亲厚。

“礼不可废。”贺延臣说道,“多谢陛下关心,伤无大碍。”

“无碍便好无碍便好!和你说了不急一时,非要单枪匹马的去,你说说你。”承平帝恨铁不成钢,指着他气道。

贺延臣垂眸作揖:“臣万死,不过不单枪匹马去,怕是查不到这么多。”

见他这样,承平帝自知是拗不过这个倔脾气:“查到什么了。”

“收获颇丰。”

御书房内只有舅甥二人,贺延臣上前几步,把手里的折子交给承平帝。

作者有话说:

hhh宝子们昨天我吃鱼,被鱼刺卡住,我妈要带我去医院,结果我自己拿着筷子夹出来了,太抓马了

第四章

◎何时定亲◎

“自运河开通以来,商贸愈发便利,尤其是靠近运河的州郡,长久这般,商人便从农民手里买地,再往上孝敬官员,背靠大树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这些年涝灾频发,收成不好,百姓无法生活,便卖地为生,手里没有地可种,就成为佃农,日子更加清贫,虽然我朝律法不许私下买卖土地,但南方一带部分地方已经是心照不宣了。”贺延臣说道。

承平帝看着手里的折子,这回他让贺延臣私下去南边,就是想看看传回来说土地兼并严重之事是否属实,果不其然。

“何人伤你?”

“自然是背后的获利者。”

他越看眉头皱的越紧:“查到背后之人了吗?”

“查到了一些。”贺延臣点头,“一些有名的大商都是辗转多人搭上京城的线,为的就是按下消息,传不回京都,但他们做的隐蔽,臣一时只有猜测,并无证据。”

“无妨,你说说。”承平帝合上折子。

“臣不敢妄言。”

“你啊你,都说你铁面石心,不知变通,可依朕看,这京城就属你心思最多。”承平帝笑道。

承平帝何尝不知贺延臣定是有些证据的,但他不说,怕是牵扯过大,没有足够的证据,他不敢说也不能说。

“陛下,刘太医来了。”郑公公进来,悄声说道。

“罢了,朕叫了刘太医给你看看,到底伤的如何。”承平帝没有深究,把折子放在桌案旁。

“多谢陛下。”贺延臣作了一揖。

“看完了伤,去慈寿宫见见太后,和朕念叨了多少回了。”承平帝点点头,“下去吧。”

“是。”

郑公公是陛下近宦,亲自带着他到了偏殿:“贺大人便在此治伤,咱家先退下了。”

“多谢郑公公。”贺延臣点头。

里面刘太医已经在了,他把衣服脱下,刘太医看了看已经包扎好的伤口,知道是已经找大夫看过,便把了脉,开了方子。

“贺大人,这是调理身体的方子,回去之后一日三次服用便可。”

贺延臣点头,接过方子放进袖中,整理好衣服后出了偏殿,一架轿撵已经等在外头。

候在一旁的小公公看到他出来,上前行礼:“贺大人,陛下心疼您,让您不必走着去。”

“嗯。”贺延臣也不托大,伤口到底是还没好,坐上了轿撵。

走了大概一刻钟,就碰到了五皇子,贺延臣眉毛一挑,心道这倒是巧。

五皇子看见他就像耗子见了猫,就想赶紧溜,偏生这回贺延臣不打算放过他。

上一篇:大宋女画师下一篇:春夜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