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来找正道兄的,没你的事。”
楚槐卿冷冷地扫他一眼,转而指着张正道向端王解释:“这位便是《枯木怪石图》的临摹者。”
张正道赶忙向端王作揖行礼。
端王对他微微一笑,目光却仍停留在花久身上。
那目光颇具深意,看得花久暗暗心惊,莫非他看出我的女子身份了?
“这位公子好生眼熟?我们是不在哪里见过?”
花久吁了口气,想来是自己虚惊一场。
他慢悠悠地摇了摇蒲扇,嘴角挂着一抹笑,答道:
“这句话我倒是经常在话本里看见,不过大多出现在才子佳人的故事里,用在这里似乎不太应景。”
“你有没有觉得他很像松酿姑娘?”
端王不理会他的调侃,兀自看向楚槐卿,唇边的笑意越发刺眼。
看得松酿越发不安,这厮怎么笑得这么瘆人。
“我初次见松酿姑娘便觉得二人极为神似,但二人似乎并无交集。”
“寒暄完了吗?能不能说正事了?”
松酿生怕他们再细究下去,赶忙转移话题。
张正道也不想暴露他女子的身份,便跟着附和:“二位兄台可是来买画的?”
“我们不是来买画的,我们是来找你的。”
第19章
楚槐卿和端王被张正道引到相国寺内谈话。
松酿满怀好奇地跟上,不管楚二再怎么出言讥讽,都忍着没走。
几番聊下来,张正道很快便明白了来者的意图。
原来,这位名叫宣和的公子赏识他的才华想要将他引荐给翰林图画院。
他惊诧得说不出话,愣愣得看向端王,眼中有热泪滚烫,激动地有些结巴。
“我.....我我....真的能去翰林图画院?”
也难怪他如此激动,翰林图画院是北宋王朝统一天下后,由太宗皇帝在雍熙元年于东京开封府设立的专业官衙机构。
它汇集了原先服务于五代十国各政权官方画院的一些绘画名家。
比如精于花鸟画的后蜀画家黄筌、黄居采父子;
又比如南唐人物画大家顾闳中、曹仲玄、周文矩等人。
群贤毕集,使翰林图画院甫一登场,立刻成为北宋国家级书画艺术创作中心。
翰林图画院效法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的办法,采用现场命题考画的方式,录取宫廷画士。
待遇可参照其他文官,也有制式官服与品级对应。
宋真宗时期,为修建玉清昭应宫,宋廷在翰林图画院曾举办过一次壁画专场招录考试。
将近三千名画师来报名,最终录取的也不过区区两百余人。
“当然,你这样的人才正是画院所需要的。”端王笑眯眯地喝了口茶,答得很是诚恳。
大概是惊喜来得太过突然,张正道和松酿此时都有些呆,彼此将对方傻傻地盯着。
“你今天踩狗屎了?”
半响,花久幽幽地问张正道,仍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张正道非常严肃地摇头。
“难道我们在做梦?”说着便朝张正道手臂狠狠掐了一把。
张正道疼得龇牙咧嘴,可嘴角的笑怎么也抹不掉。
没想到多年的夙愿竟这般意想不到地实现了。
“这是真的,这位是翰林图画院的宣和公子,他与端王乃至交好友,已经向端王呈上了你的画作,端王很欣赏你的才华,所以派我们前来寻你,邀请你加入画院。”
楚槐卿在一旁解释。
“啊啊啊啊啊,恭喜你徒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久兴奋地抱住尚处于呆愣状态的张正道,满心欢喜,好似被破格录取的人是她一样。
被抱住的张正道脸色微红,露出一抹羞涩,待松酿松开他,方才开口。
“多谢端王赏识!也多谢宣和公子和楚公子的举荐之恩。”
张正道眼角微红,朝两人深深鞠了一躬。
他终于可以进入画院正式学习,当然最重要的是画院每月会发放俸禄,这样他再也不用为了生计发愁,可以心无旁骛地作画。
“宣和公子,既然你认识端王殿下,能不能也帮我举荐一下啊?”
花久热切地盯着端王,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水盈盈似晨间朝露,黑漆漆若夜晚朗空,一派澄澈清亮。
“没门。”楚槐卿在一旁泼冷水也不能妨碍花久表忠心。
“你看,我徒弟都被你收入麾下了,师傅也该为殿下效劳才是,你说对不对?”
端王被他火辣辣的目光烫到一般偏过了头,忍不住牵了牵嘴角,原来这便是槐卿口中的那个骗子。
不过他不是貌丑无言吗?现如今看来确是槐卿有眼无珠了。
“对啊,宣和公子可否为花久也引荐一番?他的才华不亚于我甚至更在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