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怎的不见二郎?”
老人苍老的声音随着春风徐徐送进小丫鬟的耳中。
小丫鬟回头,眼眸低垂,冲老妪恭敬答道:“禀老夫人,二郎君今日一早便带着溪边出城去了,说是出去办事,要离开几日。”
老妪重重叹了口气,费力地睁开眼望天,喃喃道:
“怀儿怕是还惦记着那松家丫头,不然这三年,不管我们怎么劝,他就是不肯松口娶景儿过门。”
小丫鬟低头盯着手中的鱼食,不知自己该不该搭腔,生怕自己说错话惹得老夫人生气。
老妪瞟她一眼,面容柔和,温声道:“有说什么就说,不必吞吞吐吐。”
小丫鬟得了应允,这才抬起头,望着榻上之人,放开胆子直言。
“既然二郎君对那松家姑娘情根深种,老夫人何不成全他们?老夫人不是一心想要抱孙子吗?”
老妪轻皱眉头,思及松家丫头的身份,唇不由地抿紧几分。
“可她那样的人家,如何配得上我楚家的门第,这不是让别人笑话!”
小丫鬟理解地点点头,赶紧补充道:
“奴婢的意思是,可以让二郎君纳她为妾,这样既成全了他们二人,又保全了楚府的名声,到时候再名正言顺地娶韩姑娘进门做正妻,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老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觉得小丫鬟所言有理,只是怀儿怕是不肯委屈那姑娘做妾!
“万一她不愿做妾,该如何是好?”
小丫鬟一愣,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在她的认知里,能嫁给二郎君那样相貌家世皆是上品的玉人,就算是当妾又有何妨?
老妪见她不言以对,无奈地摇摇头,可还是觉得这个想法值得一试。
毕竟她没有多少时间了,最大的挂念就是怀儿的婚事。
若没有亲眼看着孙儿娶妻生子,延续楚家血脉,她死不瞑目。
正当此时,一个中年男人迈着稳健的步伐徐徐而来,恭敬朝老妇躬身行礼道:
“母亲,您找儿子有何事要吩咐?”
老妪坐正身子,屏退下人,才颤颤巍巍地开口,声音沙哑而干涩,似干涸的枯枝,干瘦而沉重。
“怀儿的婚事,你怎的打算?他已经到了弱冠之年,还未娶妻,他那些同僚这个年纪,孩子都可以满地跑了。”
男人亦是为难地低下头,无声地叹气,摇摇头,抱怨道:
“儿子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可这个混小子翅膀硬了,软硬不吃,说什么现阶段他要以仕途为重,儿子也无能为力啊!”
老妪瞟男人一眼,好笑地理了理衣袖,调侃道:“你不会真的信了?”
“.......”男人垂眸一言不发。
他自然是不信儿子的鬼话,但他如今深得官家信赖,而他所倚仗的向太后已经驾鹤西去。
没了在位者的支持,他在朝廷难以立足,便知趣地上述请辞,不给政敌弹劾他的机会。
“我听说那松家丫头回汴京了,她人刚回来,怀儿便不见了踪影,你觉得这是巧合?”
老者微微眯起眼,眸中闪过一道深沉的精光。
“没想到他还对那个女人念念不忘,真是家门不幸!
我就去把他带回来,当初好不容易才将他们二人分开,如今万不能让他们旧情复燃。”
男人说罢,退步就要去找楚槐卿,冷硬的面容渗出几分焦灼。
老妪却喝止道:
“回来!你这招要是有用,这三年怀儿便不会对你如此冷淡。
他嘴上不说,心底却对你是有怨恨的,你难道还想重复当年的把戏?
怀儿可是今非昔比了,若是让他知道你干的那些事,你觉得他会怎么对你?”
男人僵在原地,眼底的落寞一闪而过,悄悄握紧了垂在一侧的手。
“那母亲觉得,儿子该如何做?”
老妪沉思片刻,缓缓站起身,眼眸闪烁智慧的光。
“棒打鸳鸯只会适得其反,不如成全他们,说不定反而相看两厌。”
男人蹙眉,上前搀扶老妪,有些不甘心地问道:“这么说,母亲是想要我接受那女人?”
老妪白他一眼,声音透着几分不可奈何的疲惫,淡淡道:
“那有什么办法?虽然我们瞧不上那丫头,可怀儿喜欢。
为了她甚至这么多年不近女色,若不成全他们,我何时才能报上外孙。
再说又不是让她做正妻,不过是个妾,对我们楚家不会造成什么大影响。”
男人面色缓和几分,觉得妇人说得在理,既然无法阻止,只能退而求其次,勉为其难答应这门婚事。
“那就按母亲说的办。”
第84章
人间四月芳菲尽,春潮带雨晚来急。
大雨从白日一直下到傍晚,将满园桃花纷纷打落枝头,凄美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