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选得很快,高档实木200*200,款式简约大方。轮到选床垫时,程幼宁拿出手机里的清单把每一款躺了又躺滚了又滚,最后选了款羊毛加马尾毛的。岑晚谣起初嫌贵,但是躺了躺,真的太舒服,像是裹在云里,轻飘飘的。
程幼宁大方刷了卡,“床嘛,天天都要睡的,得买好的。”
好床配佳人,干活才有劲。
下午就安排了人来收旧床安装新床。
岑晚谣眼睁睁看着自己睡了5年的床片刻间分崩离析被拉了出去,就因为自己多嘴的那句话。
岑晚谣:“我当初买它的时候,也是用心挑了的。”
程幼宁捏着她手心,“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屋子里的人没变就行。”
趁着工人安装不注意,她凑到岑晚谣耳边,“再说,是晚宝你说喜欢超大床的,我只要跟你睡,睡哪都行。”
岑晚谣抬手就是一个脑瓜崩。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
第 39 章
科研基金暂时还没着落,但是好歹项目正式启动了。
启动经费用的程幼宁的存款,几张银行卡拿在手里,总觉得沉甸甸的。
岑晚谣:“去看看实验室吧。”
市二医院的研究中心在医生宿舍楼背后,离门诊和住院楼有些距离,显得格外安静。岑晚谣领着程幼宁做了信息登记和指纹录入,才能进楼。
分给她们的是二楼最旁边的一间实验室,空间不大,但是设备齐全封闭性好,内设有全封闭隔间可以进行数据收集,外间用于数据的读取和整理。目前募集、筛选出研究对象64人,其中男性45人,女性只有19人,样本严重不均衡。
岑晚谣:“万事开头难,一期实验顺利的话,后续招募会顺利很多。”
一期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监测性反应周期内各脑区和神经元活动状态,从而寻找出最适合非侵入式接口信号读取的脑区或神经元。
这一阶段执行难度低,却会对后续研究产生关键影响。
岑晚谣:“事实上我们的整个大脑都在参与,但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波动规律且容易捕捉的。理论上我们把整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消退期,这四个阶段整个大脑都在参与,我们需要从中筛选出一个最能反应‘由低到高再回落’这样一种波动频率的神经元活动。就已有的研究记录表明,最符合这种波动性的是多巴胺,但是多巴胺神经元的追踪一向是个难点,目前最常用的是用碳电极来测量,有效使用时间只有一天并且容易产生瘢痕组织造成电极干扰。并且,男性在消退期多巴胺数值回落而女性有时会呈现出持续性。”
岑晚谣尽可能说明的浅显易懂。
程幼宁:“所以一期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有没有符合波动规律但是比多巴胺更容易追踪信号的神经元?”
岑晚谣:“差不多。”
程幼宁:“如果没有呢。”
岑晚谣:“那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创造新的追踪技术,要么放弃神经活动改为追踪肌肉活动。”
程幼宁:“你怎么想?”
岑晚谣:“我当然想试试第一条路,但是直白说第二条路更简单。”
程幼宁:“弊端呢?”
岑晚谣:“肌肉活动的个体差异往往比神经元活动更大,数据反应的真实性会大打折扣,大概率做出来的东西只是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和现有产品的本质区别不大,无非者就是省略了一个用手机app或者遥控按键操作的过程。”
程幼宁:“那我们先走第一条。”
岑晚谣将笔插进白大褂的口袋。
岑晚谣:“别灰心,说不定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数据整理完之前,没人能知道结果。”
程幼宁的肚子“咕”地响应了一声。
岑晚谣:“去吃饭。”
研究中心有独立的食堂,但是人不多,即使饭点也是三三俩俩的。
工作餐就是普通的工作餐,三菜一汤,两荤一素,汤是排骨玉米汤,实话说,比程幼宁自己做的还要好吃。
程幼宁饭要的多,打了两碗汤,吃得很饱。
程幼宁:“大家都不吃饭的吗?”
岑晚谣:“你写代码的时候会写到一半放那准点出门吃饭吗?”
不会,打死都不会。
程幼宁:“好的我懂了。”
程幼宁发丝粘了一粒米,随着她的身体摇来摇去,岑晚谣一个伸手揪了下来。
岑晚谣:“我爸妈养了条拉布拉多,小时候吃饭也会弄得满头都是。”
程幼宁:“你也会给它摘吗?”
岑晚谣:“我才懒得管。”
程幼宁还有些得意,起身正要去返还餐具时,岑晚谣被人叫住了。
汪叙:“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