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犹豫了会儿,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要不要去……”
东宏硕心里思忖了下,“不必,小公子失踪的事已经让陶宴良对我们记恨在心,这几日他势必会紧盯我们,先不用管这几人,盯紧就行。再让人放出消息,说柳仙昨夜托梦要收小公子为徒,传承柳仙衣钵,记住,越快越好。”
“是,属下这就去做。”
百姓们至今供奉柳仙,还有一个原因是前些时日县里发生蝗灾,谷物颗粒无收,是大祭司给他们施粥填饱肚子,还让家中壮丁前去柳仙殿打工,再把赚来的银子分给壮丁的妻儿孩子。
在这场大灾中,是柳仙救了他们的命。
而县里的县太爷,朝廷,从始至终无动于衷,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
说什么为官为民,心系百姓,都是骗人的,那些当官的才是一肚子坏水。
回到客栈后,宣高飞又把这些消息呈给了谢阙,愤道:“胡说八道,朝廷分明拨了赈灾银,怎么可能百姓们会没收到。”
要么是真的没收到,要么就是陶宴良贪污了这些银子。
苦恼的是他们现在没有一丁点证据。
百姓们已经先接纳了柳仙的好,就算这个时候,朝廷再拨一批银子,百姓们也会认为是柳仙的功劳。
昏暗的屋内内,谢阙拨动过灯芯,沉声道:“去打听打听陶宴良,朕要所有。”
陶宴良在承上县生活了七年,不可能留不下任何蛛丝马迹。
听说他还有位夫人,常年帷帽遮挡面容,就连府中下人都鲜少见过,更不用说这县中的百姓了。
实在是有些蹊跷。
“让人拿朕信物去附近城池,借兵,伺机而动。”
宣高飞犹豫道:“您是打算……”
话音未落,忽明忽暗的油灯一下子灭了,四周重归一片黑暗,只听得吱嘎推门声,和离去的脚步声。
沈清颜刚沐浴过,坐在镜前发呆,直到发尾被人用干布巾包裹住,她才反应过来,“陛下,臣妾这几日总觉得有些心慌。”
“因为承上县的事?”
沈清颜低低嗯了声,“听客栈里的老板娘说,已经失踪好几个孩子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还说了些别的。”
蛇这个物种,仿佛天生就是跟冷血毒物挂钩,尽管这是世人对它的刻板印象,可它也是真的带走过许多人的性命。
一想到长长细细、滑溜溜的东西,沈清颜禁不住的浑身泛鸡皮疙瘩。
谢阙熟练绞干青丝,拿过梳子梳开,“民间传闻听听就好。”
他放下布巾,问道:“送来的东西呢?”
“在盒子里。”
东西是银川送过来的,问里面是什么她也不说,只让沈清颜别打开。
原本沈清颜还有些许好奇心,待靠近后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鱼腥味后,她就不想触碰了。
谢阙带着盒子走到架子上搁置的木盆前,他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东西放到水中,仔细清洗着。
他背对沈清颜站着,什么都看不清。
“陛下,里面装的是什么?”
谢阙动作一顿,侧过身,抬起手中沾了水泛着莹润的物什让她看清。
“鱼泡。”
作者有话说:
回来了回来了
第67章 县令【补更】
沈清颜想要上前的动作停住了。
一双潋滟好看的眸子瞪圆, 瞳孔因为在见到鱼泡时的震惊而放大,她盯着那物,紧紧盯着。
她感觉到自己的视力、听力, 都出现了问题。
身体本能的往后退了一步。
谢阙看着她的反应, 唇角上扬露出笑来,似乎是为了故意逗她,又或是为了证明弹性很好,掌心并拢捏了两下。
随后他转过身,继续清理的动作。
水流哗啦啦的声音在一片寂静内格外明显。
约摸几瞬息后,慌乱着急的脚步声响起, 还有撞到什么东西时划过地板的摩擦声,谢阙转过身, 只见原先站着的地方已经没有了人。
被子掀起, 鼓鼓囊囊蜷缩成一团。
沈清颜不知躲了多久, 脸颊通红,心跳加速, 全身心的血液仿佛都在一瞬间沸腾起来, 烧的她不知所云。
陛下怎么会、怎么会买那种东西……
还洗干净了。
她闭上眼, 压紧被角, 拼命地想要稳住呼吸, 可不管任凭她怎么想,那清洗的画面就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羞的险些让沈清颜哭出来。
她咬住唇, 不让自己发出一丝声音, 就在她好不容易尝试着想要找回呼吸声时,被褥被人掀开一条缝, 有亮光泄了进来。
“不准过来!”
沈清颜嗓音都是颤的, “……你把那个东西扔掉。”
谢阙低头看了眼手里的鱼泡, 在小几上放好,欺身连人带被的抱进怀里,轻轻拍了下道:“出来,别闷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