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贺星火不服输的样子,罗主任满意的点了点头,“好,这样才对,一次的输赢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事情,小贺啊,我给你找了几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的看看。”
罗主任说着从自己的书柜上找出了几本关于机械原理的书籍递给贺星火,要是放在以前,贺星火根本不会去看的,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他的傲慢和优越感正在逐渐的褪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了,他接过书,道:“罗叔叔,您放心吧,我会回去看的。”
回到宿舍之后,黄浩看出了自己的表哥心情不佳,便主动地问道:“哥,你是不是有心事,跟我说说呗。”
贺星火躺在床上,头枕着自己的手臂,自嘲一笑道:“浩子,以往我自视甚高,今天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黄浩却很不赞同,执拗的说道:“不是的,哥你就是最厉害的,谁都不如你。从小你就聪明,长大了就更聪明了。”
贺星火对于表弟的话感到好笑,悠悠的说道:“浩子啊,等以后你就明白了,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因为我的运气好啊,但是运气真的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东西,运气,在实力面前不值一提。”
黄浩知道贺星火最近在做的事情,试探性的问道:“哥,是跟你最近在做的那个什么什么改进的事情有关系吗?”
贺星火笑了一声,故作洒脱道:“是啊,浩子,我真的不如他。”
黄浩闻言立刻就急了,“这件事情不是罗主任说了算的吗?你是他女婿,他咋不帮你,要是这次你赢了,就能当干部了。”
“傻浩子,罗叔叔他是主任不假,但是厂里也不是他一手遮天的啊,再说了他处在这个位置上,就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如果他徇私舞弊,不说厂里的其他领导会不会答应,恐怕连他自己都过不了他内心的那关吧。”
黄浩不再说话,对于这些事情,他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他不想让表哥输,表哥也绝对不能输。
······
虽然罗主任又给了他们三天的期限,但是不管是周杨还是贺星火内心都明白,这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三天的时间太短,如果贺星火的计划书仅仅是细节的问题的话,那说不定还来得及修改,但是现在是他从一开始的方向和路线上就出了问题,那三天的时间只不过是个托词,让贺星火能够接受这个结果而已。
第146章 新的住房计划书
周杨最近这段时间的忙碌没有白费,袁小圆大改过后的关于通过向工人筹措资金来修建家属房的计划书也新鲜出炉了。
在吴书记的点拨之下,袁小圆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经验主义的可怕之处,所以这一次她要坚决的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
俗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这次袁小圆一下班就会拉着白慧芝了解厂里一些职工的住房情况,然后还厚着脸皮跟着三嫂沈来娣去了一些人的家里做了考察。
搞得白慧芝神神叨叨的,说她简直是吃饱了撑的,袁小圆想解释,但是又想到的吴书记要求保密,只能嘿嘿的笑两声。
在新的计划书中,袁小圆除了更改了筹措资金的方式,由工人自己出钱改为了工厂向工人借钱并支付一定的利息。
还对于另一个问题也进行了修改。
首先就是对有资格参加这次分房的职工名额做了限定,首要条件就是家里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式工才可以申请新住房,这条限制看起来不公平,好像在限制那些家里只有一个正式工的家庭,不让他们分到新房,其实不然,工厂修建至今已经几十年了 ,就拿最早来到工厂的袁满仓举例,袁家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三代人,连孙子辈都有好几个了,连刚刚转正的袁三强都加上,家里一共有四个人是正式工;就算很多人的资历不能跟袁满仓比,但是厂里大多数的情况是上一代的父母已经四五十岁,儿女都已经到了工作和结婚生子的年纪了,这样的情况下,家里起码会有两个正式职工,而他们,因为面对着儿女结婚、和孙辈出生的现状,也正是最缺房的那一批人,之前的徐大姐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对于那些工龄短,下一代人还没有到结婚生子年纪的工人来说,家里最多是夫妻双职工,一般是只有一个正式职工,他们并不是最需要住房的那批人,他们的需求在几年之后,也就是孩子长大之后,所以这批人可以往后放一放。
第二个要求就是,家里现有的人均住房面积小于六平米才可以申请新的住房,这个数据不是袁小圆胡编的,而是查找了专门的资料才定下来的,前些年根据有关部分发布的报告,国内城镇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积是6.7平米,还是拿袁家举例,现在袁家一共住了17口人,但是袁小芬和三个女儿的户口并不在这里,所以不能包含在内,实际计算的只有13口人,而家里的住房一共是六十三平,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8平,已经算是十分的拥挤了,但是他们家却不是最差的情况,厂里有的是比他们家情况更差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