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娆没有说过继的事,毕竟这事还未成定局,说不定会有什么变数,她道:“母亲,等过了端午,我带着圆姐儿回去小住几日,您可得让人把我的院子收拾好。”
这语气倒是像在撒娇。
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嫁人之后娘家就不是她的家了,她在姜家被姜延和陆氏如珠似宝的宠着长大,在她出嫁时,姜延和陆氏也再三叮嘱她,她的家永远都是她的家,是她受委屈时的归处。
她回自己家小住,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陆氏果然高兴了:“好好好,今儿回去我就让人把你的院子收拾好。”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虽然姜娆出嫁已经有六年,但那院子里的一切都保持着原样,平时每隔上几日也都会有人打扫,便是直接住人也是可以的。
郑氏在旁边听着,面上也露出笑容。
她也不觉得出嫁的小姑回家小住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当初郑家之所以主动提起要与姜家结亲,不是因为姜家豪富,而是因为看中了姜家的和睦的氛围。
郑家也是商贾,而且郑家还只有郑氏这么一个女儿,与那些认为女儿终究会是泼出去的水的人家不同,当初郑氏出嫁时,郑父直接将大半的家业都给了郑氏作为陪嫁,完全不理会旁人的阻拦与指点,生在这样的人家,郑氏当然不会认为出嫁女回娘家有什么不对。
母女、姑嫂三人在立雪堂里坐了约半个时辰,直到午时快至,这才带着孩子们一起往了宁远堂去。
这会儿宁远堂里已经来了不少的客人,门口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看着极为热闹。
一大早就被姜娆气得不轻的孙氏这时被众多女眷簇拥着,她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红光满面的,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样子,又哪里有半点不高兴?
不过,看着姜娆领着陆氏和郑氏过来,孙氏到底没忍住,面上的笑容僵了僵。
不管是姜娆还是陆氏,孙氏都不想看到。
姜娆就不说了,就说陆氏吧,当初为了毁婚的事,陆氏可半点没给她留情面,要不是后来穆珩打动了姜延与陆氏,说不得陆氏都得把孙氏的脸皮给扒下来。
不过,心里再怎么不喜,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表面功夫也还是要做一做的。
孙氏带着笑容迎了上去:“亲家母,许久不见了,倒是风采依旧啊。”
陆氏同样带着笑容,打量了孙氏一番,道:“我们姜家没有那么多的糟心事,我当然也就能有好心情,倒是亲家你,怎么看着要憔悴了许多?”
饶是孙氏已经尽力忍耐了,这会儿也难免在心里骂娘。
她就不相信,姜娆领着陆氏去立雪堂坐了那么久,没有说起最近的事。
既然如此,陆氏难道还能不知道她那好女儿做了什么,她还好意思说出这种话?
陆氏是真好意思:“亲家呀,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如放宽些心,好好保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副真心诚意为孙氏着想的样子。
孙氏有被安慰到吗?
当然没有!
不仅没有被安慰到,她心里反而更气闷了。
果然是什么样的娘就教出什么样的女儿!
心里这样骂着,孙氏表面上也只能笑着将陆氏往正厅里迎。
明明是过五十大寿,但孙氏怎么就觉得心里这么窝火呢?
心里窝火之余,孙氏还得对姜娆和陆氏严防死守,毕竟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要是这母女俩对外人胡咧咧些什么,那定远侯府不就成了大笑话吗?
又要忙着招待客人,又要时刻分神盯着陆氏和姜娆,孙氏只觉得自己万分的劳心劳力,寿宴都还没开始呢,她就已经从身到心都累得不行了。
第34章 后继有人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这正厅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孙氏正要让人去问问赵氏寿宴安排得怎么样了,就见着赵氏领着周氏和程氏一同过来了。
“母亲,酒席已经安排好了,咱们这就请客人们一起入席吧?”赵氏笑着征询。
孙氏点头,然后招呼着与自己同辈的各府夫人们一起去了花厅那边入席。
陆氏作为亲家,自然也是由孙氏亲自招呼着坐了首席。
孙氏虽然还想一直盯着陆氏,但这会儿人多,又有许多人都需要她亲自去安排,也就只能带着不放心离开。
而陆氏,则与同席的夫人们聊在了一起。
“姜夫人,令嫒也是侯府的少夫人,怎的没与世子夫人等人一起操持寿宴?”有夫人好奇地问。
姜家与穆家的那段往事,如今虽然提的人少了,但也有许多人记得清楚,虽然这两家到底还是做了亲家,但要说这中间没点摩擦,众人当然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