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挖了自己的坟(141)

元朝离盛初生活的明朝很近。

“明朝时期,青花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官窑制造严谨精致,这一批明显是民窑瓷,随意、洒脱,主要是特点是画面写意识强。”②

肖老师指着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这上面的青料名叫石子青,又称石青,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明清二代民窑通常使用这个料。”③

肖老师几句话就判断下了这批青花瓷的年代,许闻意面上不显,心里却连连惊叹。

肖老师看出来了,安慰他:“多看多学,慢慢就明白了,我也是一把年纪才知道这些事,年轻的时候学得多了,老了才能把这些知识传递下去。”

一个上午,许闻意跟着肖老师走前走后,一个个瓷器看过去,看质地看成色看故事,个别有破损的瓷器,肖老师就会问许闻意会怎么修复,再告诉他该怎么修复。

她教许闻意的方式和和贺峥很像,循循善诱,很有耐心。

直到中午,许闻意才有机会和贺峥说话,贺峥还在去西安的路上,他坐车无聊,闭着眼又睡不着。

两个人分开不习惯的不仅仅是许闻意,还有从一个人变到两个人,再也不习惯一个人的贺峥。

一路上贺峥都有给许闻意发消息,告诉他到动车站了,又告诉他上车了。许闻意还是那个头像,还是那个网名,看着自己发的一连串消息,贺峥才知道是自己变了。

中午的时候,许闻意在茶水间吃饭,博物馆人少没有食堂,但是有餐补,一边吃饭一边回贺峥的消息:下班了。

手机一振动,贺峥就睁开眼:吃饭了没。

许闻意:在吃。

这聊天记录和他们平时也没什么两样,但许闻意还是不高兴,耷拉着嘴角,拿饭出气。

远方传来风笛:早上怎么样。

许闻意:还行。

远方传来风笛:中午要不要睡觉。

许闻意:贺峥,你太烦了。

远方传来风笛:?

许闻意干脆不回他了,几口把饭扒拉完,收拾了饭盒,随便找了个休息间休息。

博物馆工作相对轻松,通常情况下也不需要加班,下午下班时天还很亮,刺眼的那种亮。

平时下班,许闻意会在博物馆里等一会儿贺峥,他刚来本来也不应该很早走,而下班的那个点还很晒,贺峥算了时间出来的,等太阳过了劲才让许闻意出来。

这天是周五,一到下班时间,博物馆人就走空了,许闻意闲的蛋疼,不想走也不想搭理贺峥,这讨厌的刺眼的阳光还在明晃晃地嘲讽他。

许闻意怒火中烧,心一横就走了,不就是晒个太阳吗,贺峥不让他晒他非晒。

走到一半看见超市,下意识就拐了进去,凉爽的冷风一下把许闻意吹清醒了,不知道进来干吗。

望着人来人往琳琅满目的超市,许闻意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拿出手机,看完了贺峥发的消息,回他:我在超市。

发完又看了一遍贺峥发的消息,贺峥说他到西安了,贺峥说他到挖掘现场了,贺峥说他到宿舍了。

贺峥拍了照片,说这次的住宿环境没有秦水村好,又拍了晚饭,说中午没吃现在才吃上了饭。

来来回回那么多条消息,许闻意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贺峥太烦了,什么事都要和他说。

贺峥过了一会儿才回的消息,是语音,许闻意点开了听,发现风很大,他熟悉的贺峥的声音被风吹散了许多。

贺峥在挖掘现场,从他后面拍的视频来看,挖掘进度很快,地下的方已经很深了。

贺峥问:“你怎么在超市。”

许闻意又不想理他了,一个人在超市逛了逛,买了几盒泡面,和超市里组装好的食材,据说只要会往锅里倒油就可以做。

钥匙拧开门,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学着平时贺峥做的那样,提着袋子去了厨房,煮了饭也自己学着做菜。

大概真的是平时陪贺峥做饭久了,又或者有些东西真的有天分看看就能会,起锅烧油,食材倒进去,味道加一加,出锅味道竟然尤其的好,组合的食材有荤有素胡萝卜加芹菜,色彩搭配也是一绝。

许闻意发了照片发给贺峥看,说:好吃。

贺峥秒回:?

许闻意:我自己做的。

远方传来风笛:不可能。

许闻意冷哼,放下手机,又吃了两口,等饭熟的间隙去客厅看了会儿电视,把今天做的事记在了本子上。

他这个习惯一直都有,因为起步的晚,很多东西没办法一学就会,贺峥其实教了他很多,但学不过来。

在南京时留下的习惯,那时候他会写的字不多,但也会每天写点什么,那是老师给布置的作业,也是贺峥叮嘱他要做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