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说着,顿了顿又道:“其实从北边墙上饶也多用不了多少线。您家四间房都装电线,北边墙上那根线东边两间房完全可以共用。然后在东边后房门口分成两根线,一根进后房,一根往前走,牵到前面的房间。进后房这根线还可以从窗户出去,接到厨房里。”
老曹说完,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这是用线最节约的方式。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北边墙上这根线,其实共承担了三个房间的接线。就非常考验它的承受能力。安全起见,最好是用这种升级版的电线。价钱嘛,肯定是比一般电线贵的。对了,接电缆接线口的那根线最好也要用升级版的。”
“当然如果苗老板您预算有限,北墙这根也可以装普通的电线。不过外头那根线一点要用升级版的。就是用电的时候最好注意一点,不要三个房间同时点灯。以后如果再需要接线,则需要考虑下承受问题。”
“那两种电线的价格多少呢?普通的十块钱一米,升级版的贵些,十四块钱一米。”
苗勤之瞄了一眼接外面电缆和里头电表的那根线需要两米,而北边那面墙,堂屋宽三米,后屋门到北墙的距离差不多一米,算下来共需要七米升级版电线,就得多花三十来块。
三十来块,是他在采石场两三天的工资呢。苗勤之看了一眼小曹给他展示的两种电线,升级版的电线却是比普通版的粗壮许多。他心里有了决定:“师傅,用升级版的线。”
安全问题不容小视!
“好嘞,我算了下,大致需要十四米普通电线,七米升级版电线。核算下来总共是二百三十八元。电表电闸一共六十元,总费用就是两百九十八元。您在店里给了五十元定金,便需要再给两百四十八元。”
三百块,苗老太听得心都疼了,便是苗勤之都有些心疼。这钱难挣,花起来却像流水。可家里点灯也不能不装。
不说孩子们读书的问题,就是为了安全也得把灯装上。苗老太昨天夜里起夜,手电筒的电池没电了,屋里漆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人差点就摔了。
一咬牙一跺脚付了钱,唯一让苗勤之欣慰的是,买了电线电表后,老曹送了五只15瓦的白炽灯给他们。
老曹收了钱,吩咐侄子一声,拿出工具,戴上绝缘的塑胶手套,开始牵电线。
牵线的动静是瞒不过周围人的,李翠芬没想到她昨儿刚邀请苗勤之回来住,第二天他就把电工请回家了。在旁边看了两眼,冷哼一声,抱着胸走了。
苗勤之才懒得理她,交钱的时候虽然心痛,但看着老曹装上电表,开始牵电线,心里也不免激动起来。没有人是不喜欢光明的。
两位曹师傅搭配融洽,一个安装一个递东西,苗勤之也忍不住在旁边看着,两人不称手的时候也上前帮忙递递东西。
两位都是手脚麻利之人,不到两个小时,五间房外加堂屋的电线便都接好了。
年长小曹拿出白炽灯的灯座和灯泡,道:“现在只需要把灯座和电线接好,然后把灯泡装上去,拉一拉电灯线,看下灯亮不亮。如果都亮的话,就没有问题了。”
小曹说完,爬上梯子,把灯座接好,接着把灯泡拧了上去,他爬下来,把总闸打开,准备拉电灯线。
苗小喵见了,忍不住道:“叔叔,让我试试。”
小曹听到声音,松开手里的电灯线,笑了笑:“行,让你来。”
苗小喵走到小曹身边,捏住电灯线,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扯了扯电灯线。
咔哒一声,白炽灯一下子亮了,散发出幽暖的黄光。
这光非常昏暗,如果不是盯着看,根本不知道灯亮着。比日后的日光灯逊色多了。但苗小喵却觉得这一点点幽暗的光,比什么光都让人觉得欣慰和激动。
没有光的家,装上了点灯,就好像他们家也越来越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零点见:)
第44章 红烧肉
试完堂屋的电灯,大家接着去试其他五个房间,灯都亮了,说明这些线路没有问题。
小曹把灯都灭了,开始收拾带来的工具。
“苗老板,下次如果要牵电线,可以再来我们店,以后给你们优惠。”
“行,多谢。”苗勤之说着,把人送到家门口。
“苗老板,我们这就走,不用送了。”小曹背上包裹,正准备离开,就见叔叔还没跟上来,“小叔,走了。”
“小叔?”小曹又喊了两声,依然没等到老曹的回应。他折回去,就见老曹站在苗家厨房门口,使劲耸着鼻子嗅厨房的味儿。
小曹上前,拉了拉老曹的胳膊:“小叔,回去了。”
老曹推开小曹的手,耸着鼻子不听地嗅:“什么味儿,怎么这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