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79)

王珙摸着胡须,神色有些淡漠,他深知自己这个弟弟在政事上并不出色,“你已经是户部郎中了…”

“阿兄身兼二十余职,都不愿分一些给二郎吗?”王瑞听到兄长有拒绝之意,便有些不开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他李甫就能做宰相,想当年阿爷还在时,将唯一的门荫名额给了阿兄,如今阿兄做了高官,却连一丁点都不舍得分给二郎…”

一听到此话,王珙便有些心怀愧疚,又想了想自己身上兼顾的职权,“好了,好了,明日我入宫向圣人请奏,不过你若入了京兆府,公廨一些重要的政事都要先报于我。”

王瑞立马变了笑脸,“那是自然,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

——大明宫——

几日后,王珙受诏入宫,陪同皇帝下棋,对弈时,王珙先是十分认真,下到最后时,又使自己落败。

皇帝面对险胜的棋局,直跨王珙,“卿不但理财有方,连棋艺也甚为精湛。”

“圣人过奖了。”王珙顺势提起了自己的弟弟,“其实臣有个弟弟,和臣一样,十分擅长理财,棋艺更是在臣之上。”

“哦?”这引起了皇帝的好奇,“卿的弟弟?”

“户部郎中王瑞。”王珙回道。

“王家真是能人辈出啊。”皇帝摸着胡须道。

王珙随后起身,云袜轻轻踩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声响,他退后两步屈膝跪伏,“圣人,臣有个不情之请。”

“卿自掌管财政以来,国库充盈,更为吾解了不少烦忧,今有何所求,细细说来吧。”皇帝问道。

“承蒙圣人厚爱与器重,臣自任上,未敢懈怠片刻,然臣身负数职,尤以御史台、京兆府为重,然京兆府在野,御史台在朝,实在难以兼顾,臣深知京兆府职权之重,不敢推卸,臣斗胆,举荐臣弟王瑞代为京兆尹一职。”王珙叩首道。

“卿要把京兆尹一职给户部郎中?”皇帝问道。

王珙点头,“臣弟兼理财之能,若在京兆府,必能更好的施展才华,举贤不避亲仇,因此臣才会向圣人举荐臣弟。”

皇帝摸了摸胡须,想到王珙的能力后,点了点头,“卿若辞去京兆尹,一时半会儿朝廷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御史台与京兆府都是国之重任,望你兄弟二人,不要辜负吾的期望。”

“谢圣人。”王珙叩谢道。

------------------------------------

——雍王府——

“大王,崔宅请帖。”陈长史将崔裕派人送来的请帖奉上。

李忱翻开后这才想起舅父的女儿已到及笄之龄了,“最近忙得事情多了,竟忘了瑾舟的生晨。”

崔裕而立之年才得一女,遂分外疼惜,此次及笄之礼便极受重视,几乎将京城权贵悉数请到了崔宅。

“郎君要备一份礼吗?”文喜问道。

“当然要。”李忱点头,“瑾舟的及笄礼,我这个做兄长的,岂能含糊。”

“小人觉得,这事,您该跟王妃商量。”文喜说道,“您不是说相公对王妃的印象极好,那这请帖肯定也会送到永平坊,王妃本与崔相公不熟,定然只能以您的妻子名义前去,要是您与王妃各送各的礼,那这…”

李忱的过身子看向文喜,文喜赶忙将头一转,覆手咳嗽了两声,“咳咳。”

“耍小聪明耍到你主君身上来了?”李忱说道。

“小人哪儿敢在郎君跟前班门弄斧呀。”文喜笑眯眯道,“这不是替您把心里话提前说出来嘛。”

李忱未再说什么,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马蹄金,吩咐道:“知道怎么做?”

文喜抱着那块缺角的马蹄金,笑眯眯道:“知道,知道。”

说罢便收起金子出门去了,永平坊位长安县之南故收到的请帖要稍晚一些,文喜赶到的时候,崔宅的人刚从永平坊离去。

文喜道明了来意,将原本还回的马蹄金又给了苏荷,“郎君说,给瑾舟表妹的生辰礼应由王妃挑选,及笄礼当天,郎君会来接您一同前去。”

苏荷看着手里的金子,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她问道文喜,“崔小娘子的及笄礼,当会去不少人吧?”

文喜点头,“崔相公只有崔小娘子这一个女儿,所以相公很重视她的成人礼,若小人猜的不错,相公应该会请来崔氏故交,长安半数以上的权贵,王妃放心,一切都有郎君,这些无需您来应付。”

苏荷看着请帖,“崔相公都送来了请帖,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便将金子收了,“我虽是官宦出身,却不曾登过宰相府第,你家雍王就不怕我备的礼不合适吗?”

“郎君猜到了您会这样问。”文喜回道,“郎君说,礼只是送礼之人的一番心意,没有合不合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