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制一出,被酷吏与察事厅压迫许久的外朝官员,再也按耐不住,并在风雨交加的长安城中,引起了一场哗变。
李忱站在城楼上,看着火把围绕的宫城,与被禁军包围的外朝臣子们。
“圣人,尚书内省有一名女官求见。”周世良弓腰叉手道。
“内省有这么多女官。”李忱说道。
“她说她姓卢,”周世良又道,“曾是前左谏议大夫崔玄明的妻子。”
作者有话说:
纯属虚构,请勿考究,因为这样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为什么一定不会成功呢,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劳动力少。而妇人可以生育劳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专门有法律规定,女子满了多少岁必须嫁人,不嫁人就会面临惩罚。
另外鼓励寡妇再嫁,这也并不是为了女性,而是为了她的子宫。
所以一切都只是构想哈。
关于这种内省女官,其实在历史上是短暂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创始人是宋徽宗。
第256章 风定长安(三十)
三年后
元兴六年, 裴宁受召归京,转任考功郎中,迁中书舍人。
是年冬至, 皇帝于南郊举行祭天仪式, 并以皇后苏荷收复两京,北退回鹘之功, 定为亚献。
因高宗朝封禅时,以武后为亚献, 最终导致武周代唐之事发生,群臣惶恐不安,连番上奏劝阻。
却遭到了李忱的斥责, 并坚持举行了冬至祭祀。
女官的设立, 加之祭天一事,皇帝的行为, 彻底惹怒了受压迫已久的守旧派朝臣,他们集体上疏反抗,甚至是引发政变。
三省六部, 联合九寺五监等数百名官员深夜闯宫, 被禁军围于殿前。
李忱站在城楼上, 没有宣布对这些朝臣的处置。
“如果今夜圣人血洗了朝堂,那么国朝在短时间内就会陷入瘫痪, 恐怕这个天下, 将再次纷争四起,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回到京城的裴宁劝谏道, “圣人既不能太手软, 可也不能太过强硬, 酷吏之法, 目的在镇压。”
“现在显然已经压不住了。”皇帝说道。
“这是一次爆发,如果能够顺利压下去,那么圣人想要开设女科之事,便能轻松很多。”裴宁说道。
“怎么压?”皇帝说道,“难道要向周世良所说,以他们的家眷相要挟吗?我要做的,就是为弱者讨公道,而现在却要拿无辜的弱智作为人质,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失信于那些弱者。”
“交给臣去劝说吧。”裴宁叉手道,“在这个世上,即便恶人,也总会有自己在意的事情。”
李忱挥了挥手,便离开了城楼去见了卢氏,裴宁则踏入殿院。
禁军为其让开了一条路,群臣看着天子的宠臣,纷纷出言辱骂,“裴宁,你身为进士,饱读诗书,竟不规劝天子而反其道行之。”
“祖宗之法不可废,难道武周朝的血案还不够惨烈吗?”
“圣人这是要再培养出一个苏后吗?”
“天圣十四载,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陆善发动叛乱,短短几月便攻克洛阳,半年时间便攻陷了长安,其中风高二将被诬杀,哥舒撼兵败灵宝,死于洛阳,天子西逃入蜀,大唐兵败如山倒,那段沉痛的时间虽然过去了,但并不久远。”裴宁叙述着过往,“国家蒙难,百姓流离失所,那个时候,诸位公卿又在哪儿呢?”
“是在江南避难,还是在蜀中欣赏着山水。”裴宁继续说道,“如今天下太平了,诸位公卿方能在此处畅谈天地,难道诸位公卿看不见功臣的血汗吗?”
“以皇后之功,当推国难第一,抛开皇后的身份,其对北唐再造之功,难道不够资格登上祭坛?”裴宁质问着一众大臣。
“你们享受着安宁,却忘了这是将士们用血汗与性命换来的。”
“如果天下将因你们再次生乱,诸位公卿又有何颜面去见宗祖?”
裴宁不想走上威逼利诱那一步,因为那样只会留下更多隐患,“朝廷缺了你们,可以再提拔一批人上来,但是你们的家中,又当如何呢?”
“现在只要我一声令下,今夜你们谁也走不出这道宫门。”
群臣看着剑拔弩张的禁军,因为裴宁的一番话,使得有人开始动摇与恐慌。
--------------------------------
——紫宸殿——
李忱在紫宸殿接见了卢氏,和离之后的卢氏,因未能生育,不仅被夫家咒骂,也为本家嫌弃。
直到崔玄明出了事,但卢家对于卢氏的态度依然冷漠。
内省女官不限年龄,但每三年才会一考,所以卢氏现在才得以入宫,这也是现在的她,入宫唯一途径。
卢氏比崔玄明小上许多,如今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和离之后,她离开了满是压抑的内宅,一扫身上的疲倦,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好了许多,也变年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