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571)

第255章 风定长安(二十九)

崔玄明回去之后, 拒绝了太医的视诊,并在家中大放厥词,出口谩骂。

崔家在北唐世代为官, 崔玄明的母亲更是太原王氏出身, 其妻子也是范阳卢氏的嫡女,可谓家世显赫, 哪里受过这般委屈。

况且山东士族向来与关陇贵族不睦,崔玄明更是厌恶这些粗鄙不堪的武人, 对于皇后苏荷,便也没有什么好感。

“我父亲曾是英宗皇帝的老师,就连先帝都礼敬三分, 她怎敢如此。”崔玄明跪坐在榻上。

妻子卢氏将白绢布泡入热水中拧干, 替丈夫细心的擦拭着红肿的脸,与鼻头内的血迹。

听着丈夫喋喋不休的埋怨, 卢氏没有说一句话,崔玄明便有些烦了,于是起身想要去找妾室, “罢了。”

卢氏挑眉, 于是说道:“妾听闻皇后殿下是个爱憎分明之人, 她对长安百姓都曾有恩,所以百姓们都爱戴于她, 怎么那球刚刚好, 就打到了郎君你的身上呢?”

崔玄明扭过头,心中的气更加盛了, 本想与妻子争论, 但身后传来一声叫唤, 将他的心勾了去, 火也散去了大半。

“郎君。”妾室迈着步子踏入堂内,见丈夫鼻青脸肿,便心疼的皱眉道,“郎君脸上的伤,是哪个不长眼的东西?”

崔玄明惊吓了一番,但也没有训斥,只是带着妾侍回到了西院。

“大娘子。”婢女抬头看着卢氏。

“去拿纸笔来吧。”卢氏吩咐道。

世家出身的卢氏,敏锐的察觉到了朝中的变化,而丈夫的态度让她彻底心灰意冷。

婢女拿来了纸笔,卢氏提笔写下了和离二字,“但愿这火,不会烧到卢家。”

--------------------------

——大明宫·麟德殿——

崔玄明的笑话没有持续多久,众人将目光重新聚集在了苏荷身上,一盏茶的功夫,红色旗帜便插满了一方。

十几年的杀伐,让苏荷的每一击都干脆利落,运球如排兵布阵,苏荷心思缜密,几乎不会漏网。

随着马儿加快速度,鼓声也越来越激烈,所有人都盯着黄土上滚动的球,只见苏荷提起画杖,将球顺利打进了球门之中,红旗再得一杆。

所有人都拍掌叫好,就连那些男子也觉得甚是精彩。

场上同样出彩的还有几个将门之女,以及魏莹。

在裴宁眼中,魏莹永远都是那个端庄贤淑的世家嫡女,今日这一面,也让他眼前一惊。

“你家娘子,骨子里,其实也是坚毅之人啊。”李忱从场上之争分析道。

裴宁转向皇帝,“臣明白。若没有圣人提点,我与阿莹之事,后果未知。”

“保护好她。”李忱起身,拍了拍裴宁的肩。

苏荷骑着马从赛场上退下,并将手中的画杖丢给了年轻人,也将赛场留给了她们。

皇帝起身走下御座,群臣也都纷纷拉着妻儿起身面向天子弓腰。

当着所有朝臣、外命妇,李忱向马背上的苏荷伸出了手。

刚平了喘息的苏荷有些微微脸红,她将手放到了李忱的手心当中,撑着慢慢从马背上下来。

“今日真是畅快。”苏荷笑道。

李忱拉着妻子的手回到御座,又拉着她一同坐下。

群臣看着举案齐眉的帝后,议论四起,“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阿爷让女儿不要有念头,是因为这个吧。”年轻小娘子看向父亲继续问道。

父亲顿时愣住,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很显然,女儿眼里看到的皇后,与他们这些男人眼里的并不一样。

父亲眼里只有颠倒的阴盛阳衰,而女儿眼里看到的则是琴瑟和鸣。

裴宁向李忱叉手请示,李忱点了点头,他便向刚刚离开筑场的魏莹匆匆奔去。

新科状元与兵部侍郎魏傅之女订婚之事,满朝皆知,故而也就没有人奇怪二人的亲近了。

“三娘。”裴宁从公服袖子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旧手帕递给魏莹。

魏莹看见熟悉的刺绣,不禁脸红起来,“你还留着呢。”

“当然。”裴宁回道。

魏莹看着一脸傻笑的人,也勾了勾嘴脸,“我给你做了一身衣裳,回头让小桃给你送去。”

裴宁听后更加高兴了,“好。”

魏傅坐在席座上喝着茶,“魏公好福气啊,令爱今后的夫婿定是前途无量。”旁侧的同僚说道。

魏傅放下茶碗,“日后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端午宴持续了整整一日,至夜才散去,帝后之间的伉俪情深,很快就在内宅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佳话。

----------------------------------

次日

——长安殿——

不到半日,崔玄明家中的事,很快就通过察事厅上报到了周世良耳中,周世良将消息上呈皇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