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469)

颜庄到达陕郡后,并没有斥责长安的守将,反而设宴款待,以安抚人心,让他们继续为大燕朝廷效命。

“我等誓死追随颜相!”众将举杯誓约道。

颜庄心中很是高兴,然而脸上却十分的严肃,“我等誓死追随的,当是陛下。”

“对对对,是陛下。”众将醒悟过来纷纷改口道。

“陕郡一战,关乎着整个大燕的国运,乃生死之战,希望诸位将军都能全力以赴。”颜庄又道。

“我等必退唐军!”

乾德二年十月中旬,唐军兵分三路,颜庄闻讯唐军已到陕县,于是依山结阵,阻挡唐军前进。

结阵之后,颜庄亲自出帐巡视,见阵后的陡峭高山停止了步伐。

“颜相可是觉得还有什么不妥?”大将问道。

颜庄摸着胡须,深眯起了双眼,“无事。”

苏荷攻克弘农后,率军至陕郡与回纥兵相遇,于是合兵商讨对策。

“叛军在山西结阵,有十五万人马之众,若是正面对抗,恐怕难以击退。”回纥太子说道。

“叛军阻挡的地方乃是进军洛阳的要道。”苏荷说道,“但是陕县…”

“苏元帅对陕县很熟吗?”回纥太子见苏荷迟疑,于是问道。

苏荷没来过陕县,但是李忱却对此地很是熟悉,当初文喜带人前来救援,走的就是各种登山捷径。

“叛军所背靠的山虽然陡峭,但并非不可攀登,此地多山,有着许多隐匿的隘道。”说罢,苏荷便拿出了一份陕州的地图,照着地图在陕县的沙盘上标记出了登山的路,恰好能够饶到山后,也就是叛军的背后。

“这山上真的有路吗?”回纥太子投来了疑问。

如果没有路,李忱也不会活着从曳落河手中逃走了,“殿下信不过我吗?”苏荷没有解释,只是反问道。

“哦,不。”经过几次战斗,回纥太子对苏荷的能力已是深信不疑。

“想要取胜,靠完全正面进攻是很难的。”苏荷说道,“所以我需要殿下的帮忙,我率军从正面进攻,而殿下登山饶到叛军背后,我们前后夹击,叛军腹背受敌一定会溃败。”

“如果按照元帅所说,有登山之路,那么山上如果有伏兵呢?”回纥太子担忧道。

“这个殿下不用担心。”苏荷十分自信道,“只需按照我的计策施行。”

回纥太子犹豫了一会儿,点头道:“那好吧。”

“殿下!”出帐时,苏荷叫住了回纥太子。

“苏元帅还有何事?”回纥太子不解。

“请殿下相信我。”苏荷道,“正如我相信殿下一般。”

-------------------------------------

翌日

苏荷带着部将以及麾下朔方军正面进攻叛军。

呜!——

号角与战鼓齐鸣,苏荷身先士卒杀入阵中。

“杀!”

叛军先是闻唐军进攻而惊慌,颜庄亲临战场指挥。

“不要惊慌,唐军疲于征战,我们人多。”颜庄大喊道,“擒敌将者,封官赏爵,若能取得主帅项上人头,封侯拜相!”

在颜庄的指挥与赏赐激励下,叛军很快就站定了脚跟,开始反击。

高官厚禄的诱惑,让这些叛军一个个前仆后继,又因以人数之众碾压唐军,唐军很快就落了下风。

正面之战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之久,苏荷作为主帅,带领亲兵奋力杀敌。

“元帅,那回纥太子靠谱吗?”李怀恩跟从在侧,对回纥太子生起了疑心,“万一…”

“没有万一。”苏荷持刀用力斩下一名叛军军官。

“末将是担忧您的安危。”李怀恩说道,他担忧一但陷入僵持,唐军没有后援,一但被敌军包抄,恐怕连突围撤退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而在叛军后方的山中,回纥太子带着回纥军按照地图榻上了登山的小路,虽然地势陡峭,还因此有回纥士兵失足跌落谷底,但回纥太子依旧冒着危险通过了这条隘道来到了山顶。

就在他们要绕到叛军后方夹击时,一支埋藏的伏兵忽然杀出。

“相公料事如神,唐军果然绕道偷袭。”

昨日颜庄查探时便注意了此山,为防止唐军绕后,于是派遣麾下大将率一支人马早早伏兵山上。

两军交战于山中,绕道的回纥兵被叛军的伏兵所阻,回纥太子大惊失色,“寡人就说有伏兵!”

“殿下,撤吧。”大将吐拨裴罗一边保护太子一边劝说道,“为了您的安危。”

“不,如果此时撤了,那么在正面的苏元帅一定会遇险。”回纥太子不肯道。

“您是回纥的储君,没有什么事,比您的安危更重要。”大将又道。

生死攸关之际,回纥太子有所动摇,可突然想到长安城前长平王那一拜与自己亲口对贤弟说出的承诺,以及出征前苏荷的最后那句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