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二十九日,叛军大将陆守忠得知唐军集兵于京兆府武功县,准备围攻长安,决定反击,于是率军连夜向西进攻武功。
时逢苏英义守武功东原,闻叛军来攻,连夜御敌,然叛军有备而来,攻势迅猛,陆守忠部又曾兵败唐军于咸阳陈涛,故而士气正盛。
苏英义最终战败,身中数箭而逃,屯兵于西原的王南德得,眼见东原战败,却迟迟不不肯发兵救援,最终也为叛军击溃而败退。
关内节度使王司礼只得率军退守扶风郡,叛军士气高涨,但并未追击逃兵,而是率军直逼大和关,仅离新帝李怏所在的凤翔只有五十里远。
“叛军出长安,连夜进攻武功,武功失守,关内节度使王司礼率军退守扶风,叛军已逼近大和关。”
李怏闻言大惊,跟随他来到凤翔的一众文官也都忐忑不安,“大和关离这里可是不足五十里呀。”
至此,李怏也开始心慌了起来,因为就在前几日,未尝败绩的朔方军也被叛军阻挡在了潼关前,他看着李必,着急道:“长原。”
“陛下,大和关险要,况且还有诸多精兵镇守,一时间,叛军是攻不下来的。”李必宽慰道。
“那河东呢?”李怏又问道,“连从来没有败过的朔方军都被叛军击退了。”
“潼关易守难攻,加之河东刚平,朔方军连夜渡水作战,人马俱疲,血肉之躯,如何能胜?”李必道,“叛军若无法攻下大和关,必会北上河东,那时,朔方军已休整完毕,必会为陛下带来捷报。”
作者有话说:
第200章 平胡曲(三十四)
到达凤翔后, 李怏急于收复长安,催促各方出兵,导致兵败, 而答应联盟借兵的回纥, 却在此时趁机向唐廷提出了条件。
回纥太子带着王廷来的书信面见唐皇李怏,“陛下。”
正逢兵败, 急需回纥兵马援助,故而李怏对于回纥太子十分的客气。
“太子既与朕结为兄弟, 便不要如此称呼了。”李怏道。
回纥太子也不客气,“兄长,我这次来, 是奉父命, 父亲让我全力协助兄长收复长安,不过, 收复长安后,土地与百姓依旧是大唐的,但是金帛与女人要归回纥。”
回纥太子的话一出, 让帐内的宗室与众臣皆怒, 尤其是长平王李淑。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都是我大唐的百姓,是陛下的子民…”李淑的话还未说完, 就被李必拉了下去。
“大王, 不可。”李必摇头示意。
李怏也怒瞪了长子一眼,回纥太子便又道:“回纥儿郎长途跋涉来到大唐, 舍命为陛下征战, 总不能空手而归, 如果陛下能够答应, 我再将这一消息传到军中,他们必定会奋勇杀敌。”
听到这儿,无奈的李怏只好答应了回纥的请求,“只要能够收复长安,金帛与子女尽归回纥。”
“谢陛下,回纥儿郎若知天心宽广,洪恩浩荡,必会尽全力协助大唐平此妖乱。”
------------------------------------
乾德二年暮春三月,得知崔佑兵败丢失河东被新帝宽恕,蔡熙兵败后,也效仿崔佑逃遁至洛阳,想要通过归附陆庆绪来保命,陆庆绪依旧赦免其罪,将之收入麾下,并命其带兵反击唐军。
是月,被击退的叛军大将尹子齐再度率军进攻淮阳。
张巡因功受朝廷封赏后,亲自写下表状交于镇守河南的宗室皇亲,想为部下们请功。
然而苦战多日,他们等来的却只有官职任命,而无赏赐,苦守城池,官诰就是一张纸,对现在的他们毫无用处,如今城中缺的是粮食与御寒的衣物,张荀大怒,写信斥责宗王吝啬赏赐,并将自己所得全部分与部下。
数日激战,张荀身上创伤无数,然而敌军势众,淮阳郡拼死抵抗,却遭到了皇室宗亲的吝啬相待,赏罚不公。
面对十万族叛军,以及伤痕累累的守城将士,张荀深感愧疚,“荀受国恩,死所不辞,然而让你们跟着我一起为国捐躯,但是得到赏赐却不足以酬功,我很愧疚,也很痛心。”
随同张荀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听后,士气高昂,纷纷请战,“我等都是汉人,之所以追随将军来到淮阳,正是因此家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是心甘情愿为国家而战,为自己的故土奉献生命,让子孙后代不再饱受战火之苦,并不是为了封赏才来到这里的。”
张荀见此,激动不已,他不知淮阳郡能守到何时,但一定会拼尽最后一滴血,于是命人将城中的牛宰杀,用来犒赏将士。
吃饱喝足后,张荀打开城门,率领全军出战,“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大唐的儿郎们,随我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