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430)

在苏荷的示意下,李怀恩驾马上前,开始用突厥语向对面大喊。

其内容便是揭露伪燕种种暴行,以及伪燕境内现在的处境。

由于李怀恩是铁勒族仆骨部人,面对六胡中有不少铁勒族兵马,以及燕军大将阿史那庆力及其所部,都是突厥人。

“我们虽是突厥人,然自先祖起,便效力于大唐,大唐历代君王,皆未曾因我等不是汉人而轻蔑之,今大唐有难,叛军篡逆,尔等何故刀兵相向,不护国家,而助纣为虐?”

“燕军暴行,人人可诛。”

李怀恩的话,让他们想起了昔日从属旧主时与现在的待遇差别。

阿史那庆力麾下的军心开始动摇,晋王陆庆绪大怒。

他看着对面的女子,只觉得有些熟悉,“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怎么那么像李忱,苏字旗,又是女将,难道她是苏荷?”

陆庆绪眉目紧锁,“陆守忠说苏仪是受伤突围的,李光必不在,能够指挥朔方军的…”他紧握着缰绳,“田震那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晋王是说,对面领兵的,是雍王妃苏荷吗?”阿史那庆力在旁小心翼翼的说道。

见晋王不回话,他又道:“女子统兵,说明唐军已无将了,晋王应当高兴才对…”

“你懂什么!”陆庆绪斥道,“不能让唐军再这样下去了,速速下令,让六胡进军。”

“喏!”

为防止军心动摇,陆庆绪骑马上前,忽然提拉缰绳,一声马蹄,让战场变得安静。

陆庆绪大声呵止,“休要在此蛊惑人心,唐廷如今龟缩于朔方,已是强弩之末,众军听令,先灭唐者,得朔方!”

“杀!”

在疆土的诱惑之下,六胡州部落兵马向前冲杀。

“听我号令。”苏荷拔出横刀,待六胡骑兵冲到一半距离,呵道:“放!”

如雨一般的箭阵铺天盖地向叛军袭来,尽管铁骑全副武装,但却无法抵御重弩的穿透力,部落兵马顿时大惊。

“晋王,唐军的弩手隐蔽在后方。”

“唐军真是狡诈!”陆庆绪挥舞着刀防御,“刚刚那些话,不过是为了拖延布置弩阵。”

“用轻骑陷阵,冲散对面的阵型。”叛军中有大将开始指挥调度。

轻骑的速度极快,转瞬便来到敌军阵地,苏荷站在指挥台上亲自击鼓。

“传令,陌刀手上前。”

弩手与长枪兵军阵纷纷向两侧挪动,最后方的陌刀军骑马冲上前。

长柄的大刀用力一挥,马腿斩断,只见胡骑连人带马载倒在地。

六胡本就不同心,见唐军如此气势,纷纷吓得不敢再上前。

苏荷见时机已到,便让朔方军中的突厥部上前,一边杀敌,一边招降。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

主帅一声令下,唐军鼓声阵阵,苏荷身先士卒,骑马亲临战场,与六胡叛军厮杀。

燕军五千骑兵,难敌陌刀手的大刀,在恐惧之下,阿史那庆力的部下纷纷归降唐军。

陆庆绪见之,气得从台上跳下,一跃上马,“刀来!”

“晋王,晋王…”阿史那庆力连忙拦住陆庆绪,“我部已经投降唐军,就让六胡去阻挡吧,大王,留得青山在。”

陆庆绪看着局势向一边倒的战场,气得鼻孔冒出了青烟,无奈,他只得调头,带着部将仓皇而逃。

六胡见燕军撤退,便也纷纷拔腿就跑,连部落旗帜倒塌也不再管顾了。

回纥太子也冲杀在阵前,帮助唐军剿敌,见六胡逃跑,便不顾阻拦,带着人马乘胜追击,六胡州有的部落骨气尚存,自知逃也是一死,便奋起杀敌。

很快,回纥太子就陷入了阵中,护卫接连倒下,六胡部落的大将曾见过回纥太子,于是朝部下大喊道:“拿下回纥太子!”

他们想通过生擒太子来要挟回纥军,以此扭转战局。

就在回纥太子坠马深陷敌围,慌张无措时,苏荷带着人马冲进了阵中,一箭将射杀了正挥刀斩向回纥太子的敌将。

“殿下。”苏荷带着李怀恩与浑进骑马靠近回纥太子。

“小进,护送殿下回去。”苏荷吩咐道。

对于回纥太子先前的不礼貌,苏荷不但不计前嫌,还赴险来救,这让回纥太子十分感动与惭愧。

尽管浑进有些不喜欢这个轻视苏荷又没本事的太子,但在苏荷的吩咐下,他还是将其拉上了马。

榆林河一战,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河水被鲜血染红,唐军大破六胡叛军,斩首三万,俘虏一万,大军至六胡驻扎营地,又斩获牛羊数万,此战过后,河曲之地成功收复,数年间,六胡再也不敢来犯。

自燕军造反以来,唯榆林河一战唐军收获最丰,以最小的伤亡人数灭敌数万,平定河曲,苏荷也因此一战成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