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405)

夜晚的寒风,已让她四肢麻木,此刻的她,急需能够暖身的烈酒。

许合子找出一壶酒,小心翼翼的喂了李忱一口,不擅饮酒的李忱,被这烈酒呛得直咳嗽。

许合子连忙拿出手帕替李忱擦拭嘴角,“怎么样?”

李忱长呼了一口气,烈酒下肚,整个人也暖和了不少,“多谢。”

“该道谢的,应该是奴家才对。”许合子说道,“我要怎么做,才能救你出来?”

面对许合子的想要施救,李忱只是摇了摇头,“有一件事,的确需要许娘子的帮助。”

“你说。”

“请代我转告内人,让她不必担忧我的安危。”李忱道。

咳嗽声引起了禁军的注意,他们收了好处,自然不会去做阻拦,只是看着许合子如此贴心与关怀,不禁怀疑道:“那位小娘子,与北唐皇子是何干系?”

“军爷,北唐的皇室奢靡无度,说起来,我家娘子也是受害之人呢。”李十二娘一边倒酒,一边编起了故事。

“哦?此话怎讲?”

“世家公子,别看着斯文有礼,其实私下里,都是登徒子,风流成性。”李十二娘道,“我家娘子…”

“哎。”李十二娘长叹了一口气,“可怜到头来,只落得个被负心汉抛弃的下场。”

“既然负心,娘子为何又来探望?”

李十二娘转头看了一眼许合子,哭啼道:“我家娘子是个痴情之人,于心不忍,便想要送这最后一程。”

众人听后,皆为娘子打抱不平,“岂有此理,这种人怎配得上小娘子的心意。”

“以小娘子年轻貌美之姿,一定能够觅得如意郎君,韶华易逝,何必将青春浪费在这种人身上。”

“谁说不是呢。”李十二娘附和道,“回头,奴一定劝劝她,负心之人,不要也罢。”

作者有话说:

李忱:死不了就是胜利,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第180章 平胡曲(十四)

——灵武——

见人偶断臂, 苏荷更加忧心,“李真人。”

“贫道明白王妃的心切。”李必说道,“但战场上的事, 王妃应该比我这个山人要更加透彻。”

苏荷捂着心口, “是我太心急了。”

“王妃,雍王绝非池中之物, 相信他定能在敌营之中化险为夷的。”李必宽慰道。

“报!”宫外快马来报。

“圣皇特使左相卫素、房贯、崔远抵达灵武,求见陛下。”

李怏闻讯, 连忙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太上皇派来的使臣。

灵武城外,左相卫素手持禅位诏书,宰相房贯与崔远手捧玉玺与宝册。

李怏带着文武百官跪接圣皇旨意。

“自古帝王, 必有符命, 子承父业,存诸典礼, 朕以不德,获奉宗庙,胡贼篡逆, 致乱天下, 茫茫四海, 将何所属,累圣丕基, 若坠于地, 朕难辞其咎,王室多难, 宜择长君, 太子李怏, 侍君有德, 宜承继大统,即皇帝位,集天下之兵,克复长安,平定妖尘,凡朝卿士,尊皇帝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臣,谨遵陛下旨意。”在灵武苦等多日,李怏终于等到了太上皇的追认诏书。

有了皇帝的认可与天子印玺,意味着李怏帝位的正统性,此后再无人能动摇。

接过玉玺,李怏忍不住涕泪,“十六年了,整整十六年了。”

“朕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克复中原,清扫叛乱。”

与此同时,太上皇派来的三个重臣也向李怏行了跪拜大礼,“臣等叩见圣人。”

李怏命人收起诏书与宝玺,由于卫素曾经依附张国忠,故而不得李怏待见。

李怏上前亲自扶起房贯,“卿舟车劳顿,快快平身。”

“圣人,臣这次来,就是奉太上皇之命,助圣人平定祸乱。”

“收复长安之事,朕也在同大臣们商议,如今正好你们来了,朕又多了一分胜算。”李怏道。

“胡贼猖獗,掠我长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此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臣请愿上前线,替陛下除此妖乱。”

数月以来,归附灵武的文臣大都怯战,而面对房贯的慷慨陈词,李怏很是触动,“房卿护国心切,朕心甚慰。”

苏荷跟在迎接的人群中,她看着左相卫素身侧的两个宰相,此前从未见过。

“李真人,左相卫素身侧的两位宰相是太上皇新任命的么,怎么之前从未见过?”苏荷问道。

“房贯与崔远都是太上皇在入蜀后任命的。”李必回道。

“既然是宣达让位的旨意,怎不见右相?”苏荷又问道,“反而是几个新人。”

李必于是将李怏告诉他的马嵬驿之变转述给了苏荷,“三个月前,陛下与太上皇逃离长安途径马嵬驿时,军中发生了哗变,奸相张国忠被诛,张贵妃也被太上皇赐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