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388)

“这是颜侍郎的话,难道颜侍郎也是妇人之见?”陆庆芸反问。

“哼。”陆庆绪昂首,“颜先生是汉人,自然不希望我们屠杀汉人,况且父亲待颜先生尤为苛刻,每当时局不利,便会遭到鞭棍抽打,因此他自然要为汉人说话。”

陆庆芸挑眉,“阿兄。”

“好了。”屠杀结束后,陆庆绪才放开妹妹。

等她赶到楼下时,刑台上只剩满地尸体,陆庆芸找到跪在一旁的李忱,面对这残忍的一幕,她如负罪般愧疚不已。

“怎么会这样。”陆庆芸愣站在李忱身侧,“战争的杀戮,应该是在战场上,在马背上,而不是拿刀指向这些无辜的人。”

陆庆芸低下头,看着伏地痛哭的李忱,心中的良知,让她无法再以胜利者的姿态来面对眼前人。

燕军犯下的暴行数不胜数,屠城之举,远比这个残酷,但她只在父亲身侧之时听过,今日亲眼所见,看着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惨死,自己却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

“抱歉,我虽然受父亲疼爱,却始终不过只是一个女子,这一点,草原上与你们汉人一样,公主无权涉政,也无法阻止这一切。”陆庆芸说道。

“公主若心中还存有良知,就请保下,这全城的无辜百姓。”李忱忽然开口。

这样的流血,让陆庆芸深深自责,“我会的,不光是这全城百姓,还有你,对战争而言,你也是弱者,面对刀剑时,你恐怕还不如我这个女子。”

陆庆芸将李忱视作弱者,李忱并没有反驳,她抬起脑袋,看了一眼自己不敢看的场景。

“李忱。”陆庆绪从楼上走下,趾高气扬的握着腰间的刀柄,“来人,送公主回去歇息。”

“喏。”

“阿兄。”陆庆芸看着兄长,眼神似哀求。

陆庆绪点头,表示不会伤害李忱,他走到李忱身侧,阴险的笑道:“这种生不如死的滋味如何?”

李忱瞪着血红的双眼,“卑鄙!”

陆庆绪随后走上前,弯下腰小声道:“你放心,等我抓到苏荷,你就会更加明白,自己是有多无能了。”

陆庆绪的话,彻底刺激了李忱,她忽然放声大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陆庆绪皱眉。

“我笑你为他人作嫁衣,你为人卖命,苦攻潼关,打下这半壁江山,最后却要拱手让与他人。”李忱瞪着血红的要双眼笑道。

陆庆绪的浓眉紧紧锁住,“一派胡言。”

“如果想要传位于你,为何要让你带兵入长安,而燕军的主力却仍留在洛阳。”李忱说道,“不要忘了,燕军的都城,是在洛阳。”

“长安虽陷,但北有朔方,西有陇右、安西,南有剑南,三面环敌,一但朝廷集结兵力,长安便会陷入危机。”李忱又道。

兄弟之争,早已不是什么秘事,今又被李忱提起,陆庆绪恼羞成怒,当即拔出横刀。

“我劝你三思。”李忱睁着血红的眸子,“我会在洛阳等你。”

只见陆庆绪的眉头紧皱,但最终还是收起了利刃,“你最好在洛阳老实一点,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别等我回来时,你只剩下一具尸体了。”

显然,李忱的话说动了陆庆绪,以权力为引,人心的贪欲,永远都无法满足,它能使亲人者,众叛亲离,仇者达成合作。

“我在洛阳,能否活下来,靠的,可不是我这张嘴。”李忱看着陆庆绪说道。

陆庆绪眯眼看向李忱,“来人,押他回去,明日一早送往洛阳。”

“喏。”

陆庆绪骑上马,送走李忱后,旋即招来心腹,“快马回洛阳,告诉中书侍郎颜庄,李忱不能死。”

“喏。”

----------------------------------

自叛军入城,便开始派兵大肆搜捕,使得长安官民人人自危,崇仁坊一事过后,更是让投靠叛军的官吏看到了燕军的狠毒,未久,长安便爆发了兵乱。

跟随叛军造反的同罗、突厥兵,原随陆庆绪进入长安,屯兵于禁苑,见燕军行为如此无道,引得天怒人怨,而陆善又无大志,取长安而不进,突厥与同罗首领遂带着五千骑兵盗取长安厩马二千匹一同逃归朔方,使得长安大乱。

崔光原见燕军内部有叛逃者,又闻太子于灵武登基,于是将事情上报燕军,之后便带着京兆府的官吏转身投奔了新帝。

除崔光原外,随皇帝西逃的长安令苏镇,忽然也折返来到了灵武,几天时间,从长安逃走投靠新帝的大小官员就有数十个。

是月,新帝登基的消息传至河北,河北招讨使严真清遣使以蜡丸奉表于灵武,他向新帝送去恭贺的同时,也上表了请罪书,将河北复陷,平原失守的情况告诉了李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