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346)

马匹受惊,横冲直撞,将骑兵甩下,惨叫声充斥在军阵中。

施寺明见北城楼上有弩手,骑兵无法靠近城池,□□的力道,强于普通弓箭数倍,足可穿甲,慌忙下令收兵北道。

“全力进攻南道!”施寺明想趁守城军队尚未调转,利用骑兵的作战迅速,改换进攻的方向。

李光必站在城墙上哈哈大笑,“还以为陆善麾下头号大将有多厉害呢。”但他并没有因此得意而停手。

“枪步兵听令,布阵于南道!”

五千步兵手持长枪与护盾出城,兵分两路沿呼沱河左右布阵。

叛军骑兵由北道绕城转向南道,却不料城南还有弩手,毫无防备的骑兵,就这样进入了弩手的射程中,死伤过半。

施寺明气得大怒,“这朔方军哪里来的如此多□□。”

“将军,咱们先撤兵,等待援军吧。”部将说道,“这样下去,我军将会死伤殆尽。”

以为两万人马足已收复常山的施寺明,不得不下令撤退,等待援军一同攻城,“撤!”

一连多日,叛军尝试攻城,却始终无法逼近城墙,无奈只得调遣屯兵在饶阳攻城部队驰援。

——城内——

见叛军撤去,李光必总算松了一口气,但守城的戒备依旧不敢松懈。

“检查军备,好好歇歇,调整好状态,敌军还会来攻的。”李光必巡视着城内负伤的士卒。

“将军,有个老汉,是从九门县来的,他说有要事要见河东节度使。”巡防城门的士卒向李光必汇报道。

“带到我的账中来。”李光必道。

“喏!”

帅帐内,士卒将一老汉带入,“小民是常山郡乡人,将军对常山百姓有大恩,曾救过我的儿子,我等小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您的恩德,今日从九门县赶来,是想告知将军,叛军的援军已从饶阳赶来,昼夜兼程,如今已经到了九门,正在休整,他们带着攻城的器械,还请将军多多防备。”

李光必听后大惊,于是上前握托扶着老汉的手,“这个消息太及时了。”

而后连忙唤来心腹部将,“即刻清点两千人马,步骑各一千,前往九门。”

左右于是上前,小声提醒道:“将军,此时调兵出城,万一他是敌人的细作…”

李光必便说道:“我知道农夫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连大唐的百姓都在帮助叛军,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无法拯救了,常山也迟早都要被攻陷。”

老汉听得李光必之言,于是说道:“小民知道前往九门的小道,若是信任,小民可以领诸位将军前去。”

“多谢老伯。”李光必说道,“这场战役对于能否收复河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在老汉的带领下,两千人马走小道前往九门,此时,叛军驻扎的营地内正飘着炊烟。

领兵的副将见后大喜,遂命士卒隐蔽休息,等待叛军进食时偷袭。

炊烟熄灭后,营地传出了嘈杂的声音,赶了一夜路的援军正在补充体力。

副将见时机已到,于是上马拔出腰刀,“杀!”

两千唐军从山后杀出,攻其不备,而叛军一个个解下了盔甲腰带,手捧饭碗正在吃饭。

“敌袭,敌袭!”

因九门还在叛军手中,所以这些士卒对于唐军的突袭毫无防备。

副将领兵杀入,叛军们吓得丢了手中饭碗四处逃命。

“不要惊慌,不要惊慌!”叛军将领连忙阻止队伍应敌。

然而唐军的袭击太过突然,叛军根本没有时间应对。

不到一个时辰,九门的援军便被全数歼灭,领兵的将领也被斩杀。

此战唐军收缴了不少兵器盔甲以及战马,副将连夜赶回。

李光必大喜,又见缴获的军备,心中尤为感激领路的乡人,嘴中直念道:“王妃的先见之明,可算解了常山与饶阳之围。”

施寺明听闻援兵被歼,气得咬牙切齿,只得率兵退入九门县。

此时常山郡治下九县,已有七县归附唐军,只剩九门与藁城还在叛军手中。

-------------------------------------

半月前

陆善亲征潼关,为切断江淮租庸,断绝长安的征收与粮饷运送,即命部将施寺明攻河北,以叛将章通吾攻河南,正月下旬,施寺明大破河北时,章通吾也接连攻陷了宋州,曹州,雍丘令林潮投降燕军,燕军遂以林潮为将,命其率兵阻挡进攻燕军的淮阳军,谯郡太守得知宋曹二州沦陷,其刺史皆因拒敌被杀,而投降的雍丘林潮却得到了重用,便起了降敌之心,于是连夜写信派人送往燕军,表示愿意归降。

——谯郡——

“阿爷。”谯郡太守抱着自己的幼女,坐在胡椅上一边烤火,一边教他习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