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94)

傅璆琳离开范阳时,陆善又赠了一些珠宝,还亲自为之牵马,送其出城。

这一次,傅璆琳在回京的路上变得畅通无阻,飞驰的马蹄身后扬起滚滚黄尘,将那范阳城淹没在黄沙与烟尘之中。

再也无人看清,城楼上的陆善,正鬼魅的笑着,眼神迷离。

“郡王,这傅璆琳可信吗?”心腹站在一旁问道。

“这世上有三种人最好控制。”陆善说道,“贪财者,好色者,以及…多情种。”

“郡王英明。”

------------------------------------

——华清宫——

傅璆琳从范阳归来,皇帝于华清宫的飞霜殿内召见。

不仅右相张国忠在,还有张贵妃也在帝侧,这让傅璆琳在汇报时松了一口气。

右相与陆善不和,自然不想听到自己为陆善说好话,可陆善又作为张贵妃的义子,自己也不能当着张贵妃的面说其坏话。

于是他便折中,十分圆滑的陈述着所见所闻。

“启禀圣人。”傅璆琳跪伏进奏,“臣奉旨查探东平郡王是否有反心,一路至渔洋,发现东平郡王治军严明,将士们训练有素,雄武城为抵御外族而加固,城中士兵每日操练,不敢懈怠。”

“臣将柑橘奉上时,东平郡王便朝西面长安方向跪伏谢恩,品尝柑橘时,痛哭流涕,郡王说自己从小孤苦,不知父母疼爱之情,而今圣人与贵妃娘子如此牵挂惦记,方才感受父母之爱子的情深。”

傅璆琳并未说陆善是否忠心又或是否又反心,但这些话,远比直言忠心要让皇帝信任。

因此傅璆琳说的话,使得皇帝听后大为感动,不禁潸然泪下,连连叹息,“养子尚且知道感恩,而亲子…”皇帝闭眼长叹了一口气。

“三郎,善儿任节度使多年,若真要造反,又何必等到今日呢。”张贵妃也从旁说道。

皇帝看向张国忠,“国忠,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此时的张国忠,强忍着心中的暴怒,强颜欢笑的叉手道:“东平郡王为三镇节度使,中使前去,必然会有所惊动,毕竟很多事情,仅靠凡人的肉眼,无法分辨。”

陆善于雄武城私藏兵器之事,张国忠早已知晓,所以他才咬定陆善一定会造反,然而皇帝对陆善的信任,出乎张国忠的意料,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如果圣人此时召见东平郡王入朝,臣想,他一定不会来的。”

“若他来了呢?”皇帝问道。

“那臣无话可说,甘愿受罚。”张国忠。

“受罚就不必了,你们都是为国尽忠的贤臣。”皇帝说道,“眼下都快到年关,就让他与风长卿一起入宫来吧。”

“圣人英明。”

----------------------------------

天圣十三年正月,风长卿进京朝见,皇帝见风长卿相貌威武,很是欢喜,遂当朝嘉奖,并赐其子官、爵,又命风长卿摄御史大夫。

不久后,授命风长卿为知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使,总管西北边境所有军务。

是月,陆善奉旨入京,但并没有走官道,而是命人乔装成自己,他则带着少许心腹,从山间小道秘密前往骊山华清宫朝见皇帝。

至骊山时,陆善派人贿赂内侍监冯力,在冯力的接应下,张国忠无法下手。

一见到皇帝与张贵妃,陆善便跪伏在帝妃膝下,哭诉道:“还请陛下与贵妃娘子为臣做主。”

“陆卿,你这般流泪是何故?”皇帝问道。

陆善便抬头说道,“臣本来是胡人,不识汉字,如今得陛下与娘子宠爱信任,屡屡越级提拔,以致张国忠在我入朝时想要杀我。”

“什么?”皇帝与张贵妃惊讶对视了一眼。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看华清宫外停放的尸首,臣此番入京,其凶险,比与契丹作战时更甚,若非有忠心的将士拼命相护,臣恐怕就没有办法见到陛下与娘子了。”陆善哭得很是委屈。

皇帝急忙命人将尸首抬进华清宫,乃是一具与陆善体型相近的胡人尸体,身中数十支毒箭。

“勿要惊慌,”皇帝知道是谁所为,但并没有当即降下惩罚,只是安抚陆善道,“有朕在,张国忠不敢将你如何,朕会惩罚他的。”

陆善面对张国忠派人暗杀,所做的应对之举,使得皇帝对自己的忠心深信不疑,更加认定张国忠所言,是因私怨。

面对皇帝的安抚,陆善哭的更加难过了,他跪伏在天子的膝下,“阿爷,儿的护卫,都是跟随儿上过战场的功臣,他们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的族人箭下,儿有愧于他们。”

对于张国忠的做法,皇帝自然是不满的,但如今他需要倚仗张陆二人,这中间的平衡,他自然不会轻易打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