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之皱眉,正因为知道天子昏聩与张国忠的权势,所以他并不想趟这浑水,推举的将领人选,也打算从中立的一些名将后人中挑选,但那些人并不熟悉安西四镇的局势,也没有令边军服众的功绩与能力。
“高郎。”女子的声音传入书房,高夫人来到了房门口,但并未进去,“圣人传召,高郎怎的还在书房。”
高仙之听到妻子的声音,遂起身开门,“三娘。”连语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我与司言商榷一点事,不会耽搁太久的。”
“不是耽搁,”自入长安后,朝中局势瞬息万变,高夫人十分害怕在朝为官的丈夫也会遭受迫害,落得与卫氏家族一样的下场,“你与司言的话何时说都可以,但圣人的传召是万不能怠慢。”
“好,我马上就去。”高仙之道。
妻子走后,高仙之回过头,“司言说得道理我都明白,可是…”他咬紧牙关,双目微微泛红,颤抖着唇音,“卸下了盔甲,我也只是个普通的百姓,我也有在意与要守护的人。”
“若是国家乱了,亡了,将军又拿什么去守护在意的人呢?”李司言反问,“安之若命,最后等待你的就只有灭亡。”
“可若我按你所说,以圣人的疑心,可还有我好活?”高仙之问道。
“圣人素来倚重将军,将军的话,圣人必会听取三分,至于如何摆脱嫌疑,”李司言迈步,近到高仙之身前,贴于耳畔,覆手嘀咕了一阵。
高仙之回过头惊讶的看着李司言,“这是长平王教授你的话吗?”
“不,”为了让高仙之抉择,李司言托出道:“是长平王背后的人。”
“能如此了解圣人的,难道是太子殿下?”高仙之问道。
“贤者自有能人佐之,东宫的困境只是一时的。”李司言道,“这也就是我为何选长平王的原因。”
高仙之陷入了沉默。
“大将军,兄长,”李司言沉着嗓子喊道,“你可愿与司言堵上一把。”
“恒罗斯城一战,若不是你拼死为我杀开一条血路,我恐怕就要命丧于异国,尸骨无存。”高仙之叹道,“我相信你,即使堵上我这条老命,也要,以身护国。”
“兄长说得太严重了。”李司言道。
“不,”高仙之摇头,“从我投身军旅开始,我就已经将性命献给了国家,直到娶了三娘,这样的朝廷,没有公正可言,你我今日也许能够偷安,明日或许就在断头台上,倘若我身有不测,我的妻女,就托付给你了,替我好好照顾她们。”
--------------------------------
——大明宫——
此时的大明宫,六局二十四司都在筹备前往华清宫过冬的事宜,对于边将之死,毫无感触,而各司官员也在整理公文,准备将朝堂一并搬去。
王成现的死,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接下来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会落入何人之手。
天子会听从右相的举荐,还是左相,又或是曾为边将的羽林将军。
高仙之来到宫中,此时皇帝已移驾去了蓬莱阁,引导他入内的宦官,正是多年前,皇帝派到安西的监军的宦官,也是向天子密奏实情,使被主将贪下功劳的高仙之为世人所知,进而让他名扬四海,有了今天的地位。
对于边令承,高仙之心中是有感激之情的,但皇帝身边的阉人,几乎都离不开一个贪字,所以在感激的同时,他也深深的厌恶。
“高将军。”监门将军边令承一边引着路,一边又说起了陈年往事,“以高将军的能力,当在边镇继续为圣人镇守边疆,开疆拓土才是,安西四镇能有如今的安宁,可全靠高将军打下来的威名震慑。”
“边将军此言,可让高某这个打了败仗归朝的人羞愧不已,当年若没有边将军相助,高某恐怕现在都还是个无名小卒。”高仙之中肯的说道。
“欸,哪里的话,当年的功劳可全是高将军一手打下来的,令承只是做了一个监军该做的事。”边令承笑眯眯的说道,“以高将军的勇武,扬名天下是迟早的事,即便没有令承的帮忙。”
高仙之明白边令承这些宦官心里的算盘,遂拿出临行前妻子给自己的珠宝,塞到了边令承的手中,“一点心意,还望边将军莫要嫌少。”
“哎哟,”边令承满脸的惊讶,显得有些难为情,“高将军这是做什么呀,你我都是多年的老交情了。”边令承言语推却,而手里的动作却是将珠宝一个不留的塞入囊中。
“边将军的恩德,仙之不敢忘。”高仙之心里很是不快,却不敢露于表面。
来到蓬莱阁,收到好处的边令承笑眯眯道:“若是将军今后上战场,令承愿请命再为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