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42)

虫娘看着李忱,眼里并没有胆怯,她走上前福身道:“虫娘见过兄长。”

“虫娘?”李忱皱着眉头,因为这个名字,在文人眼中是歌伎舞女的别称。

虫娘微笑着点头,天真的问道:“阿兄为什么坐在车上呀?”

第一次见面,李忱的温文尔雅,使得虫娘愿意亲近。

李忱摸了摸她的头,亲切的回道:“阿兄摔伤了腿,所以只能坐在车上。”

虫娘看着李忱,于是伸手在掌心处吹了一口气,摸了摸她的腿说道:“每次虫娘摔伤了,娘都是这样替我捂住,很快就好了,阿兄也一定能够好起来的。”

虫娘的举动,却让李忱十分的心酸,因为这便意味着,被皇帝冷落的母女二人,在受伤或生病之时,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治与药品。

但孩童的天真与心善也让李忱十分触动,“虫娘想要纸鸢吗?”

虫娘点头,捏着小手,眼巴巴的望着兄长,“虫娘的纸鸢刚刚飞走了。”

“好,阿兄一会儿给你画一个。”李忱摸着她的小脑袋说道。

“虫娘,走吧,我带你去找阿爷。”而后张贵妃便将虫娘带进了含凉殿。

此时殿内的皇帝刚将李忱赶走,怒气未消。

“三郎。”张贵妃牵着虫娘入殿,“可是又有人惹三郎生气了?”

皇帝撑着头,问道:“朕用陆善,难道错了吗?”

“陆善?”张贵妃装作一副不懂的样子。

皇帝抬头看了一眼,“人人都在劝朕。”

“陆善是什么样的人,天底下还有谁会比三郎更了解呢?”张贵妃说道。

“陆善为朕戍边十余年,使东北再无忧患。”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提醒皇帝,重用陆善是错误的选择,才让皇帝越来越偏激,“而朝中这些文臣,除了嚼舌根,争抢权力,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等张贵妃走近后,虫娘见到坐榻上老态龙钟的皇帝却害怕了起来,她躲在张贵妃腿后,抓着张贵妃的裙摆,探出半个小脑袋。

“她是谁?”皇帝看着虫娘。

“三郎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记得了吗?”张贵妃牵着虫娘说道。

皇帝看着虫娘的样貌,以及年龄,挑眉道:“虫娘?”

张贵妃蹲下身子,“虫娘,这就是你的阿爷,大唐的圣人。”

虫娘看着与记忆里不一样的父亲,与母亲所说的形象也完全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身上的黄袍衫与折上头巾以及腰间的九环带,是天子装束。

而她的父亲是天子,这是她对父亲的唯一记忆,虫娘想起了母亲的教导,走到御前跪伏行礼,“虫娘拜见阿爷。”

皇帝见到女儿,却没有表现得欣喜,“你怎把她带来了?”

“路上碰见的。”张贵妃道。

皇帝吩咐左右宦官,“带她回生母哪里去吧。”

“喏。”

宦官上前扶起虫娘,皇帝随后又指了指桌案上吃剩下的荔枝,“一并拿过去。”

“喏。”

宦官将荔枝给了虫娘,虫娘抱着很少见到的荔枝,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天真的看着父亲,以为是父亲的关怀,于是开心的笑道:“阿爷给虫娘的吗?”

皇帝点头,“回你母亲哪里去吧。”

虫娘离去后,尚食局的人又进了一盘新鲜的荔枝放在了张贵妃桌前。

“虫娘只是孩子。”张贵妃看着皇帝说道,“圣人如此冷落,她们母子的处境,竟连内侍省的宦官都不如。”

皇帝却不予理会,“太史局曾算过命,那孩子会招来祸患。”

“太史局?”张贵妃心中冷笑,“太史令是人而非神,既都是凡人,又怎能推测出天命,”她又上前抓着皇帝的胳膊劝阻,“若只因太史局的一句话就让圣人如此,将来那孩子若知道了,会如何伤心。”

皇帝看了一眼张贵妃,张贵妃又道:“圣人的子嗣,也是妾的孩子。”

“你呀,”皇帝拍了拍张贵妃的手,“内宫的所有人和事,朕都交给你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关于她们母女。”

作者有话说:

第106章 长恨歌(六十)

——大明宫·清晖阁——

皇帝独宠张贵妃, 家宴自然少不了张氏三姊妹,右相张国忠更是携子赴宴。

很快,清晖阁内就已经聚满了人, 紫朱绿青混杂在一起, 诸王公主围在一起聊着宫外趣事,后妃的座次离御座较近, 议论的则是皇子女的教养之事,继雍王之后, 内廷中又有不少皇子女已近成年之龄了。

每逢宫宴,张氏三姊妹几乎都在,其在宫中的地位, 仅次皇帝与张贵妃, 后宫妃嫔见三姊妹入阁,无不起身相迎, 纷纷巴结与讨好,有广平公主与驸马的前车之鉴,就连皇子公主也不敢招惹张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