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67)

李忱摇头,“内人刚走,就碰到阿姊在楼下了。”

“十三可不是一个常请人吃茶的人。”孝真公主盯着李忱,眼里明显有了一丝警惕。

“阿姊想要扶持东宫?”李忱直言问道,“还是只想帮小淑一人,又或是另有所图?”

“我与兄长的关系,十三郎应该很清楚,淑儿又是东宫长子,若一定要分个你我,那我自然是站在东宫这边的。”孝真公主回道。

“阿姊扶持东宫的做法,就是让天下大乱吗?”李忱问道。

“十三郎的话,阿姊怎么有些听不懂呢。”孝真公主不解。

李忱便将视线挪到窗外,“阿姊怎会不懂呢。”

孝真公主皱眉,顺着李忱所看的方向望去,发现竟刚好能看到那座驿馆,“你…都看到了?”

李忱没有回话,视线也一直停留在窗外,原还有些害怕的孝真公主,突然变得轻松了,“十三,以你的聪慧不会不明白的。”

“我只是觉得圣人派遣章韬光出使西域那样遥远的地方很可疑,却不曾想到会有意外收获。”李忱说道,“尽管我知道小淑的背后是你。”

“章韬光出使,不是你的意思?”孝真公主忽然愣住。

“阿姊为何会觉得,是我的意思呢?”李忱反问,“是因为我和她的关系吗。”

“说不上来。”孝真公主低下头,随后她又看抬头看着李忱,“如果不改变这时局,那么东宫会变成第二个太子恒,这一点,十三郎应该比我看得更透彻。”

“只要圣人一直稳坐长安,那么张氏一族便永无可能被灭,张氏不死,那么死的,就只有东宫。”孝真公主道,“张家,比李甫还狠,李甫至少是忠于大唐的。”

李忱沉默了良久,她看着眼前这位一直待她极好的亲姊姊,“阿姊,我希望你的内心,也是这样想的。”

作者有话说:

章韬光也算是皇帝亲近的内臣,仅次于冯力,出使西域有凶险,李忱才会来看看究竟。

从浅层次分析,孝真公主是想要加快动乱,因为如果是在和平期,张氏一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东宫继位的,现在大权都在张李手中,皇帝一嗝屁就会不得了了,除掉张氏也不太可能,除非张贵妃死了,张氏一族可能会慢慢衰落下去,问题是张贵妃很年轻,也不傻,所以只剩下动乱这一个冒险的法子了。

车奉潮,原名车奉朝,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

第75章 长恨歌(二十九)

土护真水战败后, 平卢兵马使施寺明与主帅陆善分散而逃,陆善逃至师州,施寺明则躲进了山谷。

部下见契丹兵全部都在追击陆善, 于是劝施寺明收拢残部援救, 但遭到施寺明的斥责。

施寺明乃陆善心腹,深知陆善卑劣的品性, 便有自己的盘算与计划。

——师州——

而此时,陆善被契丹与奚骑围困于师州, 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因土护真水的失败,陆善变的暴虐了起来,两位将军相继被杀后, 士卒入帐奏事, 无不提心吊胆。

“将军。”一名部下进入大帐,“有个自称是幽州节度副使幕僚的人求见。”

“幽州节度副使不是张守仁那个老东西吗。”陆善一脸疑惑, 他躺在沾血的椅子上,“老子被困在这里,连个鸟都飞不进来, 他的人马是怎么进来的?”

陆善忽然眼睛一亮, “等等, 张守仁。”他似乎又看到了突围的希望。

“他好像不是进来的。”部下回道,“他说自己一直在师州, 等了将军许久。”

听到这儿, 陆善眯起了鹰眼,作为副使, 张守仁是自己的部下, 但作为老将, 这个部下有些阴险, 因此陆善好几次都想替换掉他,但都被李甫阻止,可以说,这个幽州节度副使就是安插在陆善身侧的一根钉子,让他浑身不自在,“带进来。”

“喏。”

没过多久,帐内便传出了陆善的狂怒,但也只有片刻。

“区区一个属官,也敢威胁自己的长官?”

“将军应该明白,师州是契丹的地盘,您被困在这儿,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来救援,契丹已经知道您才是真正的陆善,所以才派人追杀,您与契丹以及奚人的仇,我想,不出三日,您必命丧于此。”

陆善对于契丹以及奚的作为,契丹人与奚人无不对他恨之入骨,一旦师州城破,他定然会被剥皮拆骨。

“若是将军答应,不仅可以得救,回朝后,也不用受任何处分,朝中自会有人替将军说话。”

陆善背对着幕僚,手里的银杯都被捏得扭曲了起来,“好,我答应你。”

幕僚遂从怀中拿出一张空白的纸,“请将军按下手印与签署,好作为凭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