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韬光送走冯力,回到屋内将房门锁上,适才的眼泪早已不见了踪迹,眼神里的软弱也变成了一丝狠厉。
--------------------------------
翌日
武库失火,烧兵器三十七万余,武库损毁严重,皇帝下令严查,以失职之罪,将武库署一众官员治罪,自掌固以上至武库署令,皆斩首于西市。
天圣九年初,罽宾王派遣特使赴京都长安,表示愿意归附大唐,而今罽宾遣特使请求归朝,皇帝便命内侍章韬光为中使、内寺伯,赐绯鱼袋出使罽宾,以左卫别将车奉潮为部下,领禁军四十余人,护送特使返回西域。
——内侍省——
一向安静的内侍省忽然炸开了锅,打扫的寺人纷纷退避,跪伏于过道两边。
“贵妃娘子。”
“贵妃娘子。”
这个满是阉人所在的地方,几乎不会有内命妇进入,张贵妃的举动,很快就引来了寺人们的长舌。
在询问到章韬光的住处后,宫人推开了一处房门。
一阵秋风吹入屋内,将地上的枯叶卷起,闻到阵阵幽香后,章韬光停止了收拾。
“小人章韬光,见过贵妃娘子。”章韬光叉手,在张贵妃进入之前,试图将她挡在门外。
然张贵妃却是毫不客气的踏入房内,院里的寺人纷纷抬头,“贵妃娘子与章内侍…”
“娘子,内外有别。”章韬光横跨一步,“小人粗鄙,内侍省乃寺人所在之地…”
“怎么?”张贵妃将章韬光的话打断,“难道,阉人还能对吾做什么不成?”
章韬光听后,连忙屈膝,叩首道:“娘子恕罪。”
张贵妃扫了一眼,将目光落在了章韬光身上,“吾只是来感谢章内侍的,章内侍何必如此害怕?”
“感谢?”章韬光不解。
“吾能重新进宫得宠,可离不开章内侍您这个中间人呢。”张贵妃道。
“娘子是主,小人是奴,为主行事,乃天经地义。”章韬光道。
“哦?”张贵妃低头看着章韬光,“可是,吾怎么觉得,章内侍的主,另有其人呢。”
章韬光埋头于地,听到张贵妃的话时,连瞳孔都扩大了几分。
“内侍省可是圣人的内侍省。”张贵妃随后又笑道,“您说是吧,章中使?”
“是。”章韬光叩首。
张贵妃挥手,只见宫人捧着一些珍宝,“这是吾的谢礼,此去西域路途遥远,中使一定用的上的,”张贵妃转身离开,“希望中使能够活着回来。”
张贵妃走后,章韬光方才抬起脑袋,看着已经远离的人影,他不禁有些后怕了起来,“这个女人…”
------------------------------------
是日清晨,章韬光身着绯袍,腰悬金鱼袋,驾马等候在罽宾驿馆外。
一辆马车经过驿馆,车轮卷起的黄土,让章韬光坐下的白马极为不安。
“驾。”章韬光轻夹马肚,靠近马车大骂。
“圣人怎会派你出使罽宾?”车内传出了女子疑惑之声。
“恐是有些事做的不够隐蔽,毕竟西南是张氏的地界。”章韬光回道。
“天下想除掉张氏的人有很多,这是赔本的买卖。”女子道。
“我原以为,她与她的族兄一样,是个只争利益而谋略全无之人。”章韬光又道,“是我小看她了。”
“事情做的太明显了,总会惹人生疑的。”女子说道。
章韬光紧握着缰绳,眼里并没有任何悲伤,“现在的大唐,已腐朽至根基,这天下,总要血洗一番,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路上千万小心。”女子提醒道。
“嗯。”
出使的队伍加上罽宾遣特使,共有百余人,特使拜别皇帝后,正式踏上了归程。
-------------------------------------
轱辘轱辘~ 车轮压着长安城的黄土地缓缓向前,忽然被一匹马拦住了去路。
“什么人?”年轻的车夫见势不妙,便将一只手搁在了座下的木板上,底下藏着一把横刀。
“雍王友杨喜,奉雍王命,来请孝真公主。”文喜昂首道。
车夫微微侧头,似在等车内的人回话,“跟他去吧。”
“喏。”
然而,车中的孝真公主,内心是极度不安的,她穿着一身便服,随文喜来到了东市不远处的一家酒楼。
上楼进到雅间后,孝真公主观察着炭炉,木炭已燃烧过半,铜盆里也有烹茶时废弃的积水,这说明雍王在这儿已经坐了许久。
“真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咱们十三郎。”孝真公主捂着嘴笑道,“易服出府都能被发现。”
李忱指着对坐,“阿姊请坐。”
孝真公主发现坐榻上的席垫放的并不周正,于是问道:“十三郎一个人在此喝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