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难容双绝艳(307)

作者:凤歌琴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孟湘几乎流着泪祈求她:“玉儿,你便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吧,去寻她也好,离开这里也罢,只是不要再这样折磨自己。”

哪怕一个月都不曾开口过,她说来依旧流利通畅,似是在心里想过无数遍,问过自己无数遍:“那时,我本可以追上去,本可以帮她一把,本可以同她一起走,而不是只留她一人,孤零零的在世间。”

她语气坚强到有些冷淡,半点都听不出来是否有泪意,是否会疼痛,只平静的诉述着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我没有动。”萧白玉坐在黑影中一颤不颤,甚至连睫毛都未曾有过一次眨动,也不管旁人作何反应,声音沉了下去:“我用何面目追上去,又该用什么身份去帮她,我从不愿亏欠任何人,可最后发现,我亏欠最多的却是我最深爱的人。”

夕阳终于彻底的滑落下山,最后一丝惨淡的红光湮灭在嶙峋的山峰后,屋内重归于墨一般的漆黑,而萧白玉正是在这浓雾一般的黑夜中又想起了秦红药的裙,同一个颜色,彷佛打眼望去都是她。

孟湘自然没有看到她勾了勾唇,只听到她声音比这黑夜还要凛然阴沉:“孟前辈无需担心我,也不必再来同我说什么,我在这里等着便是了,她终有一天会来的,不是么。”

若这中原迟早要被她囊括于掌中,那九华山又怎会逃得掉,便沦陷与她手心中,也再好不过。若她们二人中定有一个人要背负弃国弃民之罪,就让自己做一回恶人罢,即便做不到与她并肩而战,也再不愿为了仁义道德,为了天下大义,去伤害她哪怕一分一毫。

心里分明是清楚的,不管别人怎么样,她只要她好。

至此孟湘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她蹒跚的站起身,缓缓走出门外,一点点合起她的门扉,那屋里的漆黑一丝丝被吞没于门缝之间,包裹着萧白玉的身影,轻轻一声响,便彻底淹没在寂静中。

第103章 燕山胡骑鸣啾啾(肆)

战火连绵三月,万里关河风雨飘摇,在六月的烈阳下,遍地的残砖裂瓦泛着刺目的红光。可待日落月出后,红光被惨白的月色晕出了一派诡异的紫色。风过草偃,才发现那碎瓦上的红芒并非烈日返照,而是早已被鲜血浸透,她的他的,混在一起,一饮而尽,当日万家恐仅尚存千家。

边关在这风吹日晒刀林箭雨中摇摇欲坠,却硬是站住了最后一步,邺城城墙上残破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终究没有被大金的战旗所取代。其中艰难险阻,寻常百姓不会也不愿去想,不是唯唯诺诺夹缝求生,便是指天骂地痛不欲生,只恨当初不曾学个一招半式,保己救国。

然而哪怕战事如何惨烈,自三月前一别后,常将军便再未登过九华山。但九华山众人心中还是多有歉疚,萧白玉虽闭门不出,但房外对话多少还是听得见,一日忽然唤来周城,下了命给他,一是开仓放粮,接济九华山附近村落,二是派出九华派弟子,分批巡查,保护周遭村落的安定,日夜不歇。

周城领命而去,虽早知九华派在萧白玉的指示下年年都有存量,可当他清点粮仓时还是吃了一惊,米面不消多提,光是鱼干熏肉,都满当当的贮藏了一整个地窖,周城不禁暗暗咂舌,心道师父当真是管辖有方,屯粮有术。

这么三个月下来,九华山方圆几十里内倒是安稳的度过了最混乱的一段日子,不再有亡命之徒强抢钱粮,也不必每天揣着刀子惶恐不安,又正巧赶上了春种夏长的好时节,虽远方边关战乱不休,中原大地却是难得的风调雨顺。眼看着盛夏时田里麦苗都已青绿一片,塘里鱼苗肥沃,树上青果累累,再熬一两月,这十来桩村落又能恢复自给自足的和乐生活。

多少受苦受难,流离失所的人们闻讯而来,哪怕是留下做苦工杂工,也都再不愿意走了,在九华派弟子的守卫下,竟是连一桩寻衅滋事都未发生。除了寻常百姓外,不少在盟主大会中失去掌门的小帮小派也都举全门上下来投奔,带着弟子与镇派之宝,自愿抹去原先的名号,归于九华门下。

九华派众人本还担心人口渐多保护不力,却未曾想只短短三月内,九华派赫然成为了不论是江湖还是百姓的心之所向,渐渐的管控范围已扩至方圆百里。姜家姐妹在九华山脚下寻了一处草屋立起了医庐,数百名被酷暑疟疾折磨的病人一窝蜂用来,其中不乏有多年未愈的隐疾或是亡命江湖时留下的暗伤。

一时之中小医仙和怪医的名声不胫而走,一个药王金针药到病除,一个以毒换命专解难症,两人的默契似是天生而来,只需一个眼神便已知对方所想。几个月下来,姜潭月同堂姐的一群毒物都已经处的很熟,那些小东西灵性很足,偶尔都能被姜潭月所操纵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