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逗他:“这下英明一世的周都督可有黑历史了,我要笑你一辈子。”
他从袖子底下露出眼睛,“说好了要笑我一辈子,少一天都不行。”
军医万般叮嘱:“周都督以后真得躺着静养,万不可再劳动了!”
于是威风凛凛的大都督一下子变成了柔弱不能自理的小可怜,小桥每日悉心照顾。
周瑜说想看看她从小生活的地方,于是小桥让士兵抬着他,一起去了桥宅。
记忆中这里富丽堂皇,可惜历经战乱,如今宅子里徒有四壁,连花梨木桌椅都被曹军搬空,只有院子里的树木和假山搬不走,还是一片好风光。
“周郎你看,这棵桃树,开花的时候可美啦,暮春落英缤纷,有一次我在树下午睡,落了一身花瓣。你看,这棵大枣树,我小时候很爱爬。你看,这儿有个洞,我以前养了两条猎犬,这是我给它们挖的,让它们可以溜出去玩。你看......你看......”
她兴致勃勃地给他解说院子里的一草一木。
“看见了看见了。”他饶有兴趣地笑着听她讲。
他其实根本就没去看那些树,他看见的是她重返故乡的激动的心。
周瑜命士兵们把桥宅修缮一番,带小桥住了回去。
她回到熟悉的地方,守着他,感到很幸福:“要是没有战乱就好了,把你和孙策招赘进我们家,我们四个安安稳稳在这宅子里住着。”
他捏捏她的脸:“野心真大。”
小桥想让周瑜就留在江陵养伤,派人去吴郡把孩子们也接过来团聚,结果没等到孩子们,却等到孙权的信。
孙权信中说担忧周瑜的伤情,怕江陵没有好医师,坚持要把他接回吴郡医治,一定要亲眼看着他痊愈才放心。
第50章 秦晋之好
周瑜一向循规守礼,主公召他回吴郡,作为臣子哪有不从命的道理,他马上就决定动身。
小桥知道回吴郡又免不了和孙权周旋一番,但拗不过公瑾,也挂念孩子们,只能硬着头皮回去。她想孙权应该不至于丧心病狂,看到公瑾的状况他会有分寸的。
马车上厚厚垫了上十层褥子,周瑜躺在车厢中回了吴郡。一路颠簸,他时而痛得轻哼,小桥心疼得直皱眉头。
孙权亲自在周府门前迎接。
小桥先下车来,看见孙权,脸色一沉,敷衍地行个礼,转身指挥卫兵们把公瑾抬下来,再也没多看孙权一眼。
她的态度让孙权有些猝不及防,感到极大落差,明明战前还柔情似水,现在却冷若冰霜。
来不及等他细想,周瑜被抬了下来。
孙权看到躺在担架上的周瑜吃了一惊,他原本怀疑周瑜的伤势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这一脸病容做不了假,毕竟多年的交情,孙权心中涌上担忧和歉疚。
周瑜挣扎着起来想给孙权行礼,孙权急忙上去按住他的肩:“公瑾国士无双,不必多礼。”
周瑜握住孙权的手臂,眼神真诚:“臣下不慎受伤,让主公忧心了,深感惭愧。”
孙权感受到他的虚弱,眼眶一红。
“爹!娘!”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地跑出来,一左一右抱住小桥的腿。
小桥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摸摸孩子们的头,一年多不见,他们又长高了好些,叽叽喳喳地围着她邀功。
“娘,我现在会背《荀子·劝学》了。”
“娘,先生夸我字写的好。”
发现爹爹躺在担架上,他们又好奇地排排趴在担架边。
“爹,你怎么躺着?”
“爹,你嘴唇好白。”
周瑜温柔地笑着,捏捏孩子们的脸:“爹爹征战累了,需得躺一段日子。”
孙权看着这一家人,感觉自己站在这里格格不入,只得匆匆关心了周瑜几句,叮嘱他好好静养,说等他身体好些再来探望,独自黯然离开。
周瑜伤势未愈需要躺着休养,哪里都去不了,正好在家日日陪伴两个儿子读书。
他记性非常好,但凡看过的书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孩子随便在书里抽一句,他就能背出全文并且给他们讲解引申,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他觉得比打胜仗还有成就感。
小桥也陪在一旁,切些水果,送些茶水点心,殷勤照顾着,看他们父子其乐融融,倍感欣慰。
草长莺飞,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到了。
小桥带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风筝,周瑜也让下人把躺椅搬到院子里,躺在看他们玩闹。“等爹伤好了,就教你们弹琴练剑,带你们出去踏青骑马。”
“好!”“爹爹快些好!”孩子们欢欣鼓舞。
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多久,该来的终究会来。
袁曦递了小笺,约表姐见一见,小桥心知是谁想见她,安顿好公瑾和孩子们午睡了,起身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