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青恒里里外外都查了一遍,也没查出毛病,那就是真的不错了。
贾琏放了心,就让王熙凤去接触裴夫人,正好裴夫人也正苦恼小儿子的婚事。
作者有话说:
我也是服了自己,这不用时间大法,写不完了卧槽!!
第74章 壹(完)营养加更
裴家小公子其实人不错,但是裴夫人给他选的未婚妻人选,全都被他否决了,一个都没看上。
其实论起来,贾莹和裴嘉平还差了辈分。
因为贾莹的表叔娶的是裴嘉平的姐姐,从林家这边算,裴家和贾家算是亲戚,可要不算林家,贾家和裴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表面看辈分是这样,但其实辈分不是这么算的。
女子一旦出嫁,就不再是娘家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出嫁从夫。
辈分都要从夫家这边算,而不是按照女方那边的关系算。
因为裴公子的性子有些古怪,为了避免裴公子又拒绝这门婚事,贾琏出了个主意。
让王熙凤带着女儿去寺庙里上香,而裴夫人则带着裴公子去寺庙里还愿,给他们俩制造见面的机会。
如果裴公子对他女儿动了心,自然会同裴夫人说,这门婚事自然也就成了。
裴家夫人也担心小儿子作妖,因此便赞同了贾琏这个不合规矩的主意。
贾莹的先生可是洞天里传承了数百年的高家之女,学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只要贾莹感兴趣的东西,高家这位女先生都能教她。
这些年下来,贾莹不但出落得亭亭玉立,琴棋书画有她师傅的七八分功底,才气稍微差了些,虽不如黛玉,可也算是京中有名的贵女。
不是贾琏谦虚,若他的女儿裴公子都看不上,他就真要怀疑裴公子是不是要娶一个天仙了。
好在贾琏的主意奏效了。
只是匆匆一面,裴公子便上了心,都不需要裴夫人提,他自己就先提了。
这小子是经过了赵青恒调查的人,贾琏很是放心,因此裴家请官媒来提亲的时候,贾琏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等走完四礼,已经到了第二年,端午都过完了。
因贾莹和裴公子的年龄都不算小了,两家商议过后,将婚期定在了十月。
一般来说,家中女儿的嫁妆都是由母亲来准备,但侯府却不同,贾莹的嫁妆是贾琏准备的。
嫁妆每年都在新增,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连黛玉这个表妹,贾琏都能送上无数的珍宝,对自己的女儿,贾琏又怎么会吝啬?
十月初三是贾琏同裴家商定的吉日,婚期也是这一天。
女子出嫁的时候,嫁妆也会跟着抬到夫家。
贾莹的嫁妆说是十里红妆,完全不虚。
等三朝回门,确定贾莹在裴家日子过得不错,贾琏也就放心了。
不想,刚过去两个月,金陵那边就来报丧,老太太没了。
这个消息十分突然,贾琏都被吓住了。
老太太前两年回金陵的时候,身体都好好地,怎么去得这么突然?
本朝律例,祖父母丧,不必丁忧。
在本朝之前,父母丧要丁忧三年,祖父母丧要丁忧三年,兄弟姐妹,其他长辈丧,都要丁忧。
照这么算,当官的一年四季都在丁忧,谁来做事?
是以,到了本朝,太#祖皇帝规定,只有父母丧才丁忧三年,或是父亲亡故,作为承重孙,要为祖父母丁忧三年,除了这个特殊情况,都只需为父母丁忧三年。
贾琏作为贾母的嫡孙,虽然不必丁忧解官,但也得去守孝。
因此,贾琏向衙门告假之后,带着王熙凤还有两个儿子并长媳,往金陵去奔丧,同行的还有住在荣国公府的贾赦和邢夫人。
对于母亲的突然亡故,贾赦很是措手不及。
他虽然有几分伤心,但更多的是担心他娘一去,皇上会收回敕造荣国公府。
因为其他四王八公,家里只要继承了男爵以下爵位的,敕造王府、国公府都被收回贴了封条。
就像宁国府那样。
贾琏倒是不知道他爹在想什么。
到了金陵旧都,贾家旧宅的宁国府匾额早已经去掉,但却没贴上封条。
金陵这边的贾府,是贾家自己的旧宅,面积这么大是家里出了一门双公之后,扩建的。
宁国府的匾额早在当初上京的敕造国公府收回之后,便被官府取走了。
这也代表着,东府那边已经不再是国公府第。
而现在,老太太一死,荣国府的匾额虽然还挂着,但等老太太下了葬,这匾额也会被收回。
不过这些贾琏都不关心。
他带着妻儿给老太太上了香,磕了头,又烧了纸,便进了府内。
看了一圈,他皱起眉,“宝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