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谭哥也不小了,你们厂子那么多姑娘,你有没有发现,他跟哪个走的近?”周乐继续问道。
自从上次喝醉酒后,谭帅自己口吐真言,说出了有喜欢人的事情,周乐一直惦记在心里呢,总想弄清楚了,但他从谭帅那里撬不出来什么,只能找黎阳来问问,看能不能找到蛛丝马迹。
周乐本来就是个好奇心重的,认识谭帅这么多年,自以为清楚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结果愣是没有发觉,谭帅竟然有了心仪的姑娘!
汽车停在了酒店门口,几个人往里走,周乐还在黎阳身边旁敲侧击,“谭帅往国内打电话时,一般都谁去接?”
“大多时候是我。”黎阳回道,“有时是邵哥,还有孔经理。”
“除了你们还有谁?”周乐又加了一句,“女的。”
“邹老师和韩姐。”
“这俩人多大年纪,长的咋样?”
“邹老师应该六十多,韩姐多少岁我不太清楚,只知道她家的大女儿上高中了……”
周乐:“……”
被黎阳一说,周乐也想起来了,邹老师是运输队的会计主管,那个姓韩的应该是农机厂的财务科长,这俩人很显然都不是他想要知道的。
说着话,到了房间,他们都是双人房,大毛哥俩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含混的说了一句就进屋了,周乐和崔磊一个屋子,黎阳和谭帅住在一起。
房间的窗户开着,夜风吹进来,屋子里有点冷,黎阳洗完澡出来,躺下一会儿就迷瞪了。
谭帅什么时候回来的,黎阳并不清楚,再睁开眼睛时,窗户已经关上了,卫生间里有橘色的光透出来,里面传来哗哗的水声。
拿起怀表看了一眼,凌晨三点多,外面还黑乎乎的,黎阳爬起来穿衣服。
浴室里的水声停了,没一会儿,谭帅走了出来,“半夜你要去哪儿?”
“这个时候大棚不是要摘黄瓜和柿子吗?”黎阳一边穿鞋一边道:“我跟着去市场看看。”
谭帅换衣服,黎阳去洗脸,照镜子才发现嘴边有两道透明的痕迹,可能睡觉又流口水了,使劲擦了两把。
没有惊动其他人,黎阳和谭帅出了酒店,开车去往大棚。
周遭一片漆黑,大棚里面有亮光和动静,工人们已经开始采摘了,一筐筐的蔬菜被抬上了车子。
黎阳和谭帅戴上手套也进大棚,开始采摘今年的黄瓜、西红柿和辣椒,摘完后,跟着车一同去往当地的市场。
为了能让市民在早上买到新鲜的蔬菜,市场开门也很早,他们装满蔬菜的车子到了地方,谭帅跟着其他人往下卸,黎阳在地上过称。
这个时节远东地区的清晨十分凉爽,黎阳搬了一会儿袋子,脸上身上都是汗,直到所有的菜都交付完,这才有时间喘口气。
俄国虽然土地辽阔,但农业并不发达,尤其是经历了那场动荡之后,粮食和蔬菜水果以及轻工业品都要进口,在这里的蔬菜并不便宜,正因为这个,吸引了不少国内的农民来到这里种菜,只不过他们规模都不大。
这次谭帅搭建的大棚初步估计大概一百五十亩地,现在看来结果比想象中要好不少,利润比进口货物要高,下一步会在其他城市周边投入建设,可能会更忙。
作者有话要说:
断更了好久,给大家道歉,其实还没找回状态,先更一章,大家别着急看,等以后更多了再一起看吧,感觉可能会卡文
第137章
大棚这边一边采摘一边建设, 有些蔬菜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看涨势也能估计个大概,这几个月没白忙乎, 刨除人工和各种成本, 能盈利不少。
大棚种菜只是谭帅接下来计划的一小步,他瞄准的是西伯利亚地区新出的土地开发合作政策。
土地制度转轨已经提出来好几年了, 因为俄国动乱自后, 原有的集体农庄相继解体,大量土地弃荒, 农业情况倒退几十年,所以即便俄国国内反对声音很多,但以谭帅的了解, 这件事情虽然慢, 但是以后一定会实施,这片荒凉的土地,早晚会因为低廉的租赁金而吸引许多目光,他要做的就是抢占先机。
黎阳在拖拉机厂和工程师们交流学习的时候,谭帅见了不少人, 他申请的新的试验田终于通过了审批, 合同协议上写着四万公顷, 但是达成合同约定的条件, 才能取得全部的租赁权。
黎阳翻开合同的时候惊呆了, 一公顷土地的租赁费用才几十卢布, 折合下来还不到十块钱,四万公顷的土地, 整整六十万亩, 一年的租金竟然还不到四十万……
要知道, 他们今年才盖成的大棚,刨去材料和建设成本,挣的钱都不止这个数目。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