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关心女儿的心思,女人也顾不得那么多,犹豫地接下筷子,拉着小女孩到那四方桌旁立着吃饭。
邺沛茗没兴趣看她们吃饭,她出外边搭起来的简易的灶台处烧水,倒入木屋旁边搭起来的“浴室”的浴桶里。等她忙完这些回屋里,那饭菜也被吃光,女人对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沐浴吧,这脏兮兮的,我嫌弃。”邺沛茗从房间里拿出两套衣裳,她看看小女孩又看看衣裳,她实在是找不到有合适小孩子的衣裳,决定把自己的长T恤给她穿,“你就穿这个吧!”
邺沛茗的话若是放在以前,无疑是对将军夫人的轻视与出言不逊,仅仅这一条罪名便足以被抓进衙门打个二十大板。可如今她们母女落难,再也不是什么将军夫人、将军家小娘子,得对方相救与收留,她们还有何资格要求别人敬重她们?
怀着这般心酸、苦涩的心情接下了衣裳,而母女俩转眼便对那未曾见过的长T恤好奇了起来,将它拿在手中左看右看。
母女俩对T恤的好奇反应在邺沛茗的料想之内,不过她们却未曾细问,知道怎么穿后便去去沐浴了。
“哎,又是煮饭又是烧水的,我这丫鬟命呐!”邺沛茗兀自叹气。这木屋的隔音效果不佳,她的话隐约地传入母女俩耳中。小女孩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阿娘,这人好生古怪!”
女人掩住女儿的小嘴,摇头:“不许在救命恩人背后嚼舌根。”
第3章 救人(下)
母女俩将身上的污垢洗刷干净后出来,才看见邺沛茗以一副豪迈之姿态坐在长板凳上,喝着散发着浓浓酒味的水。邺沛茗瞥了她们一眼,却意外地发现这女人可真是“风姿绰约、顾盼生辉”,而小女孩与她有四分相像,但是眉眼间却多了一丝坚毅的英气。
“恩人……”宋陈氏略局促。
“别‘恩人’‘恩人’的了,我虽然对你们这儿的称谓有一点点了解,但是一时之间也难完全理解透。说点让我明白的话吧,逃犯是怎么一回事?”
宋陈氏愣了愣,似是回忆起许多伤心难过的往事,须臾,她回过神道:“小女跟着我东躲西藏逃了两三个月的命,也没有什么好觉,不知……”
邺沛茗知道她要谈的话不能被小女孩听见,便道:“房里有张卧榻,如不嫌弃就去那儿睡吧!”
宋陈氏再三言谢才将女儿带进了房间里。过了一会儿,她走了出来,这才开始诉说她这两三个月所遭遇的往事:
三个月前,她与女儿在其夫怀化宋大将军的安排下出游,却没曾想忽然惊闻宋大将军入朝面圣时被冠以谋逆的罪名斩杀于宫门前,其后将军府上下满门抄斩,上百条人命死于刀口。而她与女儿因其夫的安排得以逃出生天,然而追捕她的小吏遍布天下,为了掩护她们离开,当初的奴仆皆已丧命。她们不敢走官道,只能逃入深山老林,一路向南,去岭南道恩州杜陵县投靠她伯父,却未曾想还是差点被人寻到,若非邺沛茗相救,她们母女恐怕今晚就要命丧黄泉了。
听完这些,邺沛茗一手端着酒盏尝着这时代所没有的白酒,另一手的手指或轻或重地扣着四方桌,沉吟片刻,眼神深邃地盯着宋陈氏看:“窝藏逃犯,那可是同罪处理的。”
宋陈氏脸“唰”地白了,一时之间她也抓不准邺沛茗一会儿救她一会儿威胁她是为哪般。她咬了咬牙:“我明日一早便离去,绝不提恩人相救之事。”
邺沛茗放下酒盏,从系统包裹里拿了张羊皮地图出来,她琢磨了一会儿,道:“这儿去恩州骑马也得七八日,更何况是你们要挑深山老林的路走,又没有马或驴车,先不说林中的凶猛野兽,哪怕你们能安然无恙地走过去,那也得两个月。”
宋陈氏看她变戏法似的拿出了张地图,甚感惊讶。她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凶险,她们的奴仆有部分是在山林中躲避时,不慎死于野兽口下的,那场面记起来,尤让她心惊胆颤、瑟瑟发抖。
“而且你如何得知你那位伯父没有收到你已成为逃犯的消息?小吏们或许正在那儿等着你呢!”邺沛茗进一步直戳她的忧虑处。
宋陈氏阖眼,她的脑子很乱,内心亦产生了动摇。然而这些日子以来她们多次虎口逃生、见过许多生死,而若届时真的不幸被抓,那也是她们母女的命数,只是可怜了她这年幼的女儿。
邺沛茗话锋一转:“我呀,在这儿闷大半年了,也没见着什么活人,每天都是自言自语的甚是无趣。你若是答应在这儿陪我两日,我可助你到恩州去。”
宋陈氏又惊又喜地看着邺沛茗,她丝毫不怀疑邺沛茗的话,只因邺沛茗是她的救命恩人!只是她很快便冷静下来。邺沛茗能送她去到恩州这自然是好,可一路上有重重关卡,要怎么送?自己若是因一己之私而将她牵扯进来,是否会连累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