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有一件要紧事。
楚溪客收了摊,来到武侯铺前,原本还担心这个时辰楚云和八成已经下职了,没想到他刚走到门口楚云和就出来了。
“过来告别的?”楚云和率先开口。
“我是不是可以厚脸皮地认为,云和兄是在等我?”楚溪客用玩笑的语气表达着内心的感动。
“我不仅在等你,还想问问,你是真的要读书,还是忌惮那些夏州府兵?”楚云和直爽道,“倘若是因为那些人,你大可不必担心,我来解决。”
楚溪客不由愣住。
他怎么都没想到,楚云和会主动提出帮忙。他是前程远大的侯府嫡次子,而他只是一个如蚂蚁般微末的街边小贩,他帮他肯定不是图他什么……
除了感动,还有对于自己此前左右权衡的愧疚。
楚溪客执手,郑重见礼:“弟先行谢过了,倘若真有为难之处,定会与兄直言。不过,这回确实是为了读书,原本我资质愚钝无法开蒙,好在这些时日开窍了些,阿翁便兴起了教导我的想法。”
“如此便好。”楚云和似乎松了口气,露出招牌式的飞扬笑容。
楚溪客看着他帅气的脸,不放心地叮嘱道:“往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碰到,云和兄,请多保重。”
楚云和啧了声,洒脱道:“说得好像永不再见似的,平康坊就这么大点儿,指不定哪天我就转悠到你家门口了,到时候可别吝啬一杯茶水!”
楚溪客故作为难地皱皱脸:“茶团那么贵,我得卖多少饼子才能买得起啊?”
“你小子!我自带行了吧?”
“那就恭候云和兄大驾了。”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道别。
楚溪客哼着小曲回到梧桐街,站在蔷薇小院门口,默默给自己打气:“新的一天,不能露馅。来,跟我一起念——你是个小傻蛋小傻蛋小傻蛋……”
刚刚重复到第十遍,院门就被拉开了,门后露出老楚头一言难尽的脸。
第9章
楚溪客缩头缩脑地蹲在大石墩上,像个被雨水打湿的小鹌鹑。
不用怀疑,刚刚那些“露馅”啊,“小傻蛋”啊之类的话老楚头肯定听见了,现在楚溪客已经脑补到自己被当成“借尸还魂”的厉鬼,即将捆到柴火堆上烧死……
“想听故事吗?”老楚头突然问。
楚溪客怔了怔。
他怎么都没想到,老楚头没有苛责,没有质问,而是用平静温和的语气,率先坦诚相待——
“大概十五年前,长安城北边有一处大宅着了火,家里男女老少几十口人全都烧死了,只剩下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一个年少轻狂、不知愁苦为何物的少年刚好经过,救下了这个苦命的小娃娃。
“现在想想,这少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己还没长大,却敢担负起另一个孩子的人生。
“好在这少年还算有几分小聪明,起初几年虽然过得颠沛流离,却也有惊无险,小娃娃越长越大,也越来越讨人喜欢。
“直到有一天,少年突然发现,这娃娃似乎和别人家的娃娃不太一样,长到好几岁依旧不爱说话,背不过诗文,就连最基本的大字都写得歪歪扭扭……大夫说,这是天生的‘痴傻症’,治不好的。
“少年怎么肯认命?他的小娃娃明明聪慧又可爱,两岁的时候就会抱着他的大腿念‘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了,而他的生身父母更是那般光风霁月的人物,岂会‘天生痴傻’?
“于是,少年带着娃娃一家医馆挨一家医馆地进,一个大夫不行就换另一个,不知吃过多少亏,受了多少骗,一次次燃起希望又失望,直到盘缠花光,身无分文,少年自己亦身染重疾,命不久矣。
“这个时候,反倒是小娃娃变成了少年的依靠,单薄的肩膀背了少年整整一夜,把他背上山顶的佛寺借住,恰好遇到了云游的一了大师。
“一了大师对少年说,小娃娃没有病,更不是痴傻,而是灵台上缺了最要紧的‘一魂一魄’,这才显得与旁人不同。
“一了大师还说,那一魂一魄就散失在这万丈红尘之中,用心去寻,许能寻到。
“其实,少年原本是不信的,但又抱有一丝期待,只要能让他的小娃娃好起来,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试试。
“就这样,少年再次背起行囊,带着他的小娃娃上路了。雍州、秦州、甘州、凉州,甚至苏州、泉州、潮州、崖州……整整十年的时间,少年带着他的小娃娃走遍了半个大昭。
“只是为了寻找那一魂一魄。”
楚溪客久久回不过神儿。
如果老楚头的故事不仅仅是“故事”,如果原身就是那个“小娃娃”,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自己就是那丢失的“一魂一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