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于天衹殿顶端,汐樾感受到浑厚的神力在涌动,那是一道看不见的光柱,这几乎等于一个神君全身所有的神力,这意味着若是让他们十宿来撑起这方天地,要耗尽其中一人的所有元神,对于那团绿色的人皇之力,她又起了忧心,人皇之力远不及神君的神力,怎能撑起这一方天地。
弥泱感应到了那份担忧,抬手抚平她眉间那一抹褶皱,切割半分人皇之力,从神殿之顶洒向大地,绿光在高空中蔓延,分作四道流向四方,那些光芒受到神力指引,将落在大地四极。
极东乃是银浦,极西是曾经的尸山血海之地,这两个地方本就蕴含着浓郁的大地灵息,而极北极南之地刚恢复常态,灵息尚在运化中,南北乾坤坎离四泽中的灵息逐渐涌向两极,填补那份空白,四道绿光到达四极时,正好与涌起的大地灵息融合在一起,淡绿色的光交织出细密的丝线,从四极向大地中央蔓延。
就如在姝妤命轮中看到的那样,大地上方渐渐形成了一张巨网,将溟洲笼罩在其中,只不过中央的凡人变成了神殿,绿光再次汇聚到天衹殿下方时,因畏惧神殿内的神力,迟迟不敢向上,弥泱牵引着绿光,避开天衹殿悬于自己上方,穿插在那根看不见的光柱中。
在阳光的作用下,淡绿色的光近乎于无色,大地上的人族看不到云端深处的景象,只是感叹今日的天空竟然带着几分苍翠,冬日却有新生的气息,来年定会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绿光盖过的地方是人族可以到达的最高地,让他们修为达到巅峰,即将脱去凡胎获得仙元之际,以御风术可以跃到此处,俯瞰大地,然而凡胎无法看到云端中神力包裹下的神殿,因此这数万年来,人们虽知王族居于天衹殿,却不知道这座神殿究竟在何处,甚至有人怀疑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
神族可以在覆盖大地的巨网上来去自如,弥泱穿过绿光,唤来一片浮云,让汐樾坐在上面,溟洲就在脚下,云端高远,茫茫大地仿佛只有一尺见方,宏伟的建筑仿若砂石,人群像蝼蚁那般渺小,这就是凡间,若是神族,无论身在何地,距离多远,他们的身姿都不会因此而缩小半分。
光柱在神力的召唤下逐渐由看不见的透明变为月白色,绝苍剑呼之欲出,还剩下半分的人皇之力燃起了火苗,一旦斩断光柱,就要靠这团绿色的灵光撑起天地,火苗那么脆弱,好像风一吹就会熄灭,汐樾没来由的紧张起来,目睹一方世界的毁灭,哪怕是对见惯了血流遍地的神族来说,都无法无动于衷的坦然面对。
她以为大道只是想毁灭这方世界,然而那个看不见身影的主宰者,想毁灭的是所有,早在溟洲大地形成时,秩序便已失控,若要找回最初的道,只能让天地重来,万物重生,这一场众神之主和大道之间的对赌,孰成孰败,关系的不只是溟洲苍生,而是开天辟地后天地间留下痕迹的一切。
弥泱并没有犹豫,唤出神剑后,她将两道青色和金色的火焰灌满剑身,幽荧之火和烛照之火混合而成的虚无业火熔进闪着幽光的神剑内,剑身上涌动着若隐若现的无色火苗,绝苍剑虽可斩天裂地,然而因其有灵,所以迟迟不肯对同源的神力下手,虚无业火将避免两道同源之力的直接碰撞。
绝苍剑脱手而出,从光柱中央直入苍穹,越过日光所及之处,剑芒覆盖苍穹,无色的业火和幽蓝色神光一同压着光柱,将月白色的撑天光柱压入绿光下的天衹殿中,神剑飞回到主人身前,失去了支撑的天穹顿时阴云密布,发出阵阵轰鸣,浓云将太阳遮盖,霹雳划过,天幕低垂。
大地上的人族驻足仰望苍天,他们因冬日发生这样反常的天象而差异,方才还晴空万里,一碧如洗,此刻却风翻云涌,电闪雷鸣,雷雨多发于春夏时节,秋冬之日几乎不闻轰鸣声,就连南方湿热之地的丹陆人都感到诧异,好奇北方此刻的气象,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就连东方少阳,看到的也是这番景象。
仙君们正迎着朝晖修炼,陡然间天地色变,他们都顾不得吸纳灵息,纷纷钻进自己的仙邸内,三千年前的浩劫仿佛再次降临,一向傲视溟洲的仙族,再次感受到面对天地之变时的无能为力,他们只能各自祈祷,祈求远在玄墟的神族庇护。
此时尚在大地上的所有人,奎山是唯一一个对此事之时略知一二的,尊上尚在,不会容许这样的动荡发生,唯一的解释便是这一幕是由神族引下,而且他相信,头顶的阴云很快就会散去,天地会重归于平静,虽然相似,这一次并非和三千年前一致,他能感知到天地皆在可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