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问就是作者跟浮黎一起疯了。
第110章 行人更在春山外 ◇
女娲:吾之所愿,只盼天地成全。
惊涛拍岸, 雨势滂沱。
阵法徐徐运转,温暖澄明的光包裹着魂魄,似春风化雨般, 润泽着魂体。偶有存了一二神智的魂魄自蒙昧中脱身而出, 悄悄瞧了瞧两人,拱手一礼, 方径自散去。
阵法之上, 通天以指尖引剑,瞧着下首景象,长指一动,倏的斩下几寸天光。
青年偏向狭长的眼尾勾勒一抹凌厉, 红衣烈烈,长剑翩若惊鸿,灿烂到极致的剑光一闪而没, 只余下淡淡的青莲虚影。
他执着青萍,巍然立于风雨之中,目光扫视过来往的魂魄,又微微侧首,望向下方的玉宸。
少女怀中抱琴,坐在礁石之上。
玉宸微垂下眸, 指尖轻拂过琴弦,耐心地听着一个挣扎在混沌中的魂魄絮絮的低语。潮水冲刷在碣石上, 溅起雪白的浪花, 似也生了几分韵律,无端与琴声相融。
通天微微恍神, 又轻轻笑了起来。
他收起长剑, 闲闲地自半空踏下, 视线微垂几分,落在魂魄之上。
玉宸睫毛微动,偏首朝他看去。那双映着天容水色的眼眸,再自然不过地盛入了他的身影。
“杀……杀……”魂魄眼底空洞,照旧喃喃自语着。
他已然忘却了他的过去,意识里唯独残留着生前最后的想法。
玉宸轻轻一叹,眸中浅浅涌上几分莫测的情绪。她停了琴音,手指微抬,拂过魂魄眉心三寸,注入几道流光。魂魄渐渐平静几分,抬起眼来,呆呆地望着两位圣人。
通天瞧了瞧他,悄悄道:“情况如何?”
玉宸收回了手,沉吟几许,道:“煞气蒙身,神识不全。”她望了一圈周围之景,又道,“你呢?”
通天喟然一叹:“相差不大。”
“不过我已替他们除去了魂体中藏着的天地煞气,想来可得几分清明神智。至于其自身所担因果孽力,当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通天抖了抖提剑的手腕,顺手又震碎了几道悍不畏死,纠缠而上的阴煞之气。
圣人眉宇轻挑,剑锋辗转之间,青莲灼灼,伴着昭昭之日,诛尽世间邪妄:“接下来的修行,就看他们各自的抉择了。”
玉宸一手抚在琴上,闻言含笑道:“荆棘既折,前路已显。岂有不迎途而上者,反入虚妄?”
通天洒然一笑,拂了衣袍,侧坐在她身旁。
他一手撑着下颌,任凭墨发披散过肩膀,衣襟微敞,颇带几分狷狂之色:“可叹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贫道虽斗胆指出一条道路,他人如何行事,某不敢妄言,又何谈干涉?”
玉宸轻振琴弦,侧眸瞥了他一眼。
通天微微搭下眼帘,望着礁石海潮,魂灵往来:“这些魂魄之中,亦有善恶之别,资质之分。但人皆平等,他们该拥有一样的机会。”
玉宸轻声道:“有教无类,我辈所愿。”
她手腕微落,不轻不重地拂过一弦。琴弦忽得一颤,恍然惊动风雨:“既已见之失途,自当去救上一救。”
玉宸:“不求结果。”
圣人跋涉过高山渊谷,踽踽独行于世间浩瀚天穹之下,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又在某年某月,得遇一人相携同行。
他听着玉宸指下渐停渐续的琴音,悠悠拂过心上。又像是在人间大梦了一场,有着道不明的欢喜。
*
眉间照月的少女微抬眼眸,望着此间的魂魄,又将视线投向更为邈远之处,直至目力所及。
玉宸幽幽一叹:“我原先以为是量劫作祟,劫煞蒙心,以致他们妄动杀孽,累及自身他人。如今看来,又似乎有些太快了。”
太快了,仿佛在一夜之间,他们便被煞气影响成了如今的模样,以命相搏,不计死生,以致于魂散天地,杳无归处。
通天手指微微摩挲着下颌,若有所思地望去。
自昆仑入百川,再至东海,两人走得算不上快,途中亦有几次停留。越靠近东海境内,这些四散的魂魄亦越发的多。
像是被这场连绵不绝的雨冲刷尽了外在的遮掩,将内心的沟壑纠缠暴露无遗。煞气怨恨渐渐滋生,又被诱导着,酿造成了如今的祸端。
通天:“量劫在其中应是占据了部分缘由,更多的,也许是归墟的影响。只不过做得如此明显,倒像是一场阳谋,故意引人入局。”
他侧眸瞧来:“阿宸觉得呢?”
玉宸微微抿唇,长睫中掩下几许莫测,忽道:“风希说,伏羲出事了。”她偏过首,望向身旁垂眸望来的通天。
他面上露出几分讶异,又渐渐转为了然。
通天微倚过身,修长有力的手微微用力,揽过她的腰,又将少女小心地拥入怀中,下颌则轻轻抵在她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