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五个巨大的“池子”上,开发商再加盖了玻璃“地面”。完全透明的玻璃地面,面积非常巨大。加上周围充满设计感的布置和灯光,就给人一种行走在水面上的感觉一样。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光是在这巨大的玻璃地面上散散步,鱼儿从你的脚下游过,你也会感觉心情舒爽!
由于B1层被完全设计成了参观的体验馆,那一层自然是需要设计一点能够让人“消费”的元素在里面的。休息室、娱乐室、科普馆、餐饮,一楼最黄金的位置,给了这些最能带动消费的布置设计。
一个汉堡,仅仅是在外面普通的汉堡上用电烙铁烫一个鱼的logo,就可以比外面多卖出20%的价格。而且,为了制造饥饿营销。烫印的logo还不是平均了。最常见的是水族馆的logo和某些鱼类的logo印。其中根据游客偏好和设计难度,还增加了一些诸如“鲨鱼”“小丑鱼”等或凶猛或可爱的形象设计,而且这些logo的烫印数量人为地减少,故意制造一种稀缺的感觉。同时汉堡的包装为两层,里面有一层纸,将汉堡全包裹,保证汉堡的卫生。同时外面还有一个方形的纸盒,以保护汉堡外形完整,不会被挤压变形。在这样的双层包裹下,后台制作好汉堡,就连前台的收银员都不知道拿出的汉堡上到底是什么样的logo。而后台制作烫印logo时,也不知道前台收银员在交付时是将汉堡递给了谁。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开盲盒”的神秘感。这样就招来了一些收集爱好者、小视频拍摄者或是美食博主之类的,故意来买这些“稀缺”的汉堡。因为其稀缺性,原本已经溢价20%的汉堡,在这些稀有logo的加成下,居然能人为地被黄牛抄到三倍于原本的价格!即便如此,有人肯掏钱买,那些“有幸”抽到这些稀有logo的人,还不愿意卖。一下子,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堡,在溢价360%的基础上,还能制造“话题”和宣传的效果。可以说,开发商是将“营销”这块做到了极致!
第805章 805
不仅仅是这些。一个开挖了如此大面积的水族馆,怎么可能就只建造B1和1F这两层呢?
开发商在1F的基础上,做了类似于城堡的尖塔的建筑设计。2F和3F设计成了类似于博物馆一样的小型水族箱的展览馆。这里面摆着的,就是类似于旧水族馆的小型水族箱。里面养着的是一些因为生物习性,无法与其他物种共同养殖的特殊海洋物种。还有一些类似于热带鱼之类的超小型观赏鱼类。这些超小型的观赏鱼类在人造海洋里显得太过渺小,很难被辨识,所以只能摆在这种小型水族箱里单独养。在精心设计的灯光和人造珊瑚、海草等设计下,这些小型观赏热带鱼甚至比B1的大型鱼类还要夺人眼球。
当游客感受过了B1沉浸式的震撼后,再来看这里的观赏鱼,又是别样的另一种视觉体验。
而在3F之上,还有个巨大的4F层。毕竟开业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迎合有钱人的需求,开发商将4F将造成了巨大的“奢华享乐层”。虽说是4F层,但是这一层足足有两个楼层那么高。再加上商业建筑的楼层本来就要比住宅建筑要高,整个4F就给人一种宏大的宫殿、礼堂般的感觉!
由于是尖塔式的主题结构,所以越往上的楼层面积反而越小。又因为4F的层高特别高,所以4F给人一种圆锥形的感觉。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水族箱,其体积约等于一个正式的竞赛级的游泳池的体积,里面是各种人造珊瑚和观赏鱼类。人在这巨大的水族箱边上显得异常渺小,就好像不是人在观赏鱼,而是鱼在观赏人一般。
贴着水族箱的边缘,是一圈沙发卡座。没错,这个楼层不对外开放,完全采用会员制,或者会员介绍才能进入。与其说是水族馆,不如说是“富人们的俱乐部”。在这里,光是水族箱周边的卡座,座位费就要收400元一个人,这还只是座位费。一杯可乐加一片柠檬,可以卖到66元。一杯鸡尾酒起价在128元一杯,均价在168左右。也就是说,你如果只是想在这里喝口水,坐在水族箱边上“歇歇脚”,观赏一下游过的鱼,你就至少要花去500大洋。
如果想要“填饱肚子”,那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一个最基础的套餐,388元。你以为这388是自助餐吗?不,这388的套餐里,只包含一杯无酒精饮料,一份拳头大小分量的沙拉,一份奶油玉米浓汤,两片蒜香面包,一份只有三口大小的水果,仅此而已。这里菜单上单卖的价格,一瓶香槟1.8万。一盒纯进口的鲟鱼的鱼子酱1.2万。一个汉堡,就因为上面撒着一层薄薄的可食用金箔,就可以卖到79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约等于500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