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静悄悄的,有几间铺子同他们一样亮起了灯,袅袅白烟从窗口溢出来。这些铺子大多都是朝食铺子,卖些早点。
虽然江杳杳的食肆里的朝食也很受欢迎,但她实在不喜欢大冬天里太早起,食肆开张的时间就比那些朝食铺子稍微晚些,双方面对不同的客群,相安无事。
门口的雪已积了厚厚一层,江杳杳握着笤帚,将门前扫出一条道来。
作者有话说:
下雪啦下雪啦!
码到一半忍不住去泡了碗面吃,深夜的泡面真是格外好吃啊。
第71章 奶香红薯饼、羊肉泡馍
扫开这一条道, 方便食客进出,江杳杳将手中的笤帚靠在一旁的墙上,往手心里呵了口热气, 搓了搓有些僵硬的手。扫完这一通雪活络了筋骨, 江杳杳的身上冒着热气, 暖融融的,甚至还有些微微出汗, 但露在外面的手指还是冻得有些发红。
可惜自己的女工水平着实不佳, 不然还可以按照现代的样式, 给自己缝个手套来着, 五指分开方便活动的那种。
江杳杳抬起头,雪已经停了下来, 只有冷风呜呜地在耳边刮过。她这时才发现,下雪时的天空其实是紫红色的,与现代城市里很容易被踩脏的积雪不同,长安的雪放眼过去茫茫一片皆白, 路上的雪积了厚厚一层, 只有寥寥几只脚印。
打更人从街的另一端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来,手中咚咚咚地敲着梆子,一慢四快, 正是五更的报时。
随着五更的梆子声, 那几间亮着烛火的朝食铺子,纷纷打开门来, 准备开始营业了,有的还搬出案台锅炉之类的到门口街边来现做现卖的, 方便早起赶路的行人, 可以直接在路边匆匆买上一份, 不耽误时间。
街上也开始陆陆续续有行人经过,各种声音渐渐响了起来。
江杳杳转身回到食肆里,见阿锦和阿樱也起来了,正打着呵欠揉着眼睛。见江杳杳今天起得这么早,都感到有些意外:“小娘子今天怎么这么早便起了,不再睡一会吗?”
江杳杳笑着伸手招呼她们:“赶紧过来吃朝食了。”
锅内温着的烫饭虽还未冷,但汤汁已经被米饭吸收了不少,江杳杳重新加了些开水煮开,又新加了一把切得很碎的菜叶子,打了几只鸡蛋,搅拌均匀。
回锅后的烫饭,口感虽略有下降,但阿锦和阿樱还是吃得很香。这俩小丫头饭量好,胃口大,江杳杳怕剩余的这半锅烫饭她们吃不饱,又给她们新烙了奶香红薯饼。
大个的红薯洗净削去外皮,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丁,加入鸡蛋和糖搅拌均匀后,再撒上适量面粉,用少量牛奶搅和着抓匀,调至能使红薯丁能够粘结在一起又不过于浓的稠度。
平底锅中用刷子刷上油,待油锅变热,用大勺子舀起一勺红薯面糊,在锅中浇成圆圆的一圈,再用锅铲把边边角角修整一番,让红薯饼的形状更加圆润可爱。
烙红薯饼要用小火慢慢烙,直到底部形成焦酥的脆壳,用铲子稍微铲起,快速颠个锅,让红薯饼在锅中翻个面,略煎一会,再重新翻回来,在表面撒上一层芝麻,又抹上一层蜂蜜。
刚出锅的红薯饼散发出薯类甘甜的清香和牛奶醇厚的乳香,底部的脆壳焦香四溢。
每只红薯饼烙成手掌般的大小,方便食用,江杳杳切了三只大红薯,总共烙了八只奶香红薯饼,一人分上一块。
阿锦和阿樱很快就把半锅烫饭和分给她们的红薯饼吃了个干干净净,擦了擦嘴,赶紧去干起了活,张罗起食肆的开张。
江杳杳把插着冰糖葫芦的萝卜块挪到食肆最前面的案台上,正对着大街。她看到对面的旧食肆也开了门,小石头蹭蹭蹭跑了过来拿朝食。
烫饭只做了一锅,她们四人已经分吃了,江杳杳先让他把红薯饼拿回去吃,又把留下的一半剩饭拿了出来,给他们又做了一锅烫饭。
小石头直接把整个锅给端了走,健步如飞,急得江杳杳在后面直喊着让他小心。
因着江杳杳今天起得早,食肆便也早早开了门,香味扑鼻的热粥在锅里冒着小气泡。
今天换了换口味,熬的是甜粥,主料用的是南瓜和小米,又加入了几颗甜枣。南瓜切成了小块,熬得黏黏糊糊的,绵软醇香,小米提前一晚就浸泡上了,煮得十分软糯粘稠,带着些粗粮特有的微微粗糙感和一丢丢的嚼劲。
南瓜小米粥熬好后,江杳杳自己先喝了一碗,甜香绵密,喝着味就感觉十分地养生。
她又把几天前自制的酒酿从棉被里抱出来,用无水无油的勺子挖了一口尝,甘甜浓郁,带着恰到好处的酒味,可以拿出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