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淖吓了一跳,“这……这陛下可有怪罪?”
“怪罪不曾有!陛下当即龙颜大悦,点了小公子文武状元,并且要杂家亲自来通知。”
谢淖喜出望外,一时之间不知是跪是拜,晕头装向的朝皇城磕了个头,高声道,“谢家,谢陛下!愿陛下万岁安康!愿千明国运昌盛!”
这消息自然是被看热闹的群众散了出去的。
谢家谢玉书本就得此次科考关注,现下不但是文状元又是武状元,这一时在京都风头无量。
-
皇城宣政殿。
靳秦郁闷了好半天。
早知道那踩点的小子是谢玉书,他才不同意他第一名呢。
秦君看他在旁生闷气觉得好笑,“你到底生得什么气?”
“我哪里生气了?”
靳秦没忍住,又说,“按照惯例,谢玉书这样年轻,不应该点位探花郎?你怎么又点他文试榜首又同意他武举第一?”
秦君知道他心中纳闷能忍到现在已经不错。
“先前那次谢家没来,我就猜测谢玉书是和谢淖许了什么诺,今日武举的事情出来以后,我就明白了。”秦君说道,“他这是想一举为谢家挣得个大脸面,文武双科状元这是从来没有的,他若是挣得了,今后京都圈子里谁还排挤谢家?”
靳秦心中过了过,确实如此。
“所以你便随了他的心愿?”
“并非如此。”秦君说道,她抽出边疆递来的一折子,“边疆的事情我总觉得奇怪,像是在逼着你回去一般,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让我怀疑。”
“你想怎么做?”
“既然谢玉书得了这样一个头名,那么此次边疆的事情我便顺理成章的派谢玉书去查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靳秦没想到过这一层。
他想了想谢玉书,想了想他少年的样子,抿了抿唇,“边疆凶险,谢玉书只是一个养在家中的少年,虽说骑射武功不错,可路途遥远,万一出了什么事,谢家失了谢玉书……”
这点秦君明白,谢玉书比她更明白。
“谢玉书这孩子的心思不浅,他能想到文武双状元一事,就知道若此事能成,必然也是需要一些牺牲的。”
“可在此之前……”靳秦忽然意识到,“你是说水患?”
秦君点点头。
“我知道他想去治理水患,那里的势力错综复杂,谢玉书若是去了那儿更是凶险,不若调他去边疆看一看,到底边疆是你的地盘,你且放些人护一护他,我也想看看这孩子的能力。”
“……你还真是为了他考虑周到。”
“那是自然。”她承认的爽快,“他是我为小言挑中的。”
若不出错,将来小言继位,谢玉书就是他身边最大的辅佐。
“我知道了,我现在着手派人去他身边。”
“好。”秦君想起一事来,“安康王最近怎么样?”
“没什么异常,得到你的回绝了的消息以后,像没事儿人一样。”
秦君皱了皱眉,“你继续帮我看着他,他一定还有什么等着我。”
第八十五章
谢家实属不愿意谢玉书去边境。
谢家最出息的就是谢玉书,如果在前去边境的路上生了什么变故,那么谢家就后继无人了。
“国公不必忧心。”秦君看着跪在面前的谢卓,出声宽慰他。
“小书是朕挑中的好苗子,朕自然不会让他有事。”秦君道。
但是谢卓还是忍不住担心。
“陛下,边境凶险万分,小书不过刚刚入仕,如何担当此等重任?”
“小书乃朕钦点的文武双科状元如何担不得?”
谢卓被这话堵的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说。
“国公啊,你也该试着相信小书了。”她叹了口气,放下朱笔。“小书不是你心里想的那般脆弱,他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缺的只是经历而已。”
秦君都这么说了,谢卓也不好再推脱,只好叩谢天恩。
没过多久,谢玉书出使边境的消息便传遍了朝中上下。朝中不少人质疑谢玉书经历尚浅是否能担当此任的,但全都被秦君堵了回去。
“谢玉书乃朕钦点文武状元,他若不配,谁配?”
朝里的官员自然想说靳秦,但是又不敢讲,生怕靳秦把他们脑袋削了。
“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定。”
于是官员们便不该再说什么了,谢玉书也大方领了旨意,准备启程边境。
-
“谢玉书?”安康王逗了逗鸟,没想到会有个谢玉书。
“谢玉书一个小儿罢了,不成什么气候。”安康王淡淡道,“叫几个人过去,必须逼靳秦离开皇城。”
“属下领命。”
夜幕色下的安康王府显得十分静谧,但谁又知道这安静的背后藏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