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厉增岳最后收的学生?”家属院楼上,许老对面的老同志背着手,看着楼下边斗嘴边走来的两人。
许老点点头,眼里微含着笑意,“是她,她们马上就到,我就先回了。”
“嗯。”
老同志正是宋幼湘的师伯,厉老的同门师兄,他老人家背着手站在窗边上看着。
虽然还没有正式同宋幼湘打交道,他就已经先对宋幼湘的为人有了认可。
知道师弟过世的消息后,他匆匆回了趟京市,见了师弟妹一面,当时师弟妹眼里的暮气,一度叫他十分担心。
但现在,那沉沉暮气已经被鲜活的情绪取代。
……
宋幼湘对师伯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肃,格外的严肃,而且看师伯的面相,都不像是搞学术的,反倒是像打仗的,特别威严凶悍。
从进门起,师伯就没有给她多余的脸色,宋幼湘乖乖坐在一边,认真听着长辈说话。
该续茶续茶,有问到她的问题,就认认真真地回答。
“你别理他,他就是这德性,平时有空常来家里玩。”师伯对宋幼湘端着架子,师伯娘却是很喜欢宋幼湘。
长得漂亮又聪明懂事,师伯母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好。
可惜儿子一家在外地任职,过年没回来,她大孙子去年刚参加工作,年龄比宋幼湘略大几岁,要是两个年轻人能见一面就好了。
“小宋有对象啦!”师母一看师伯母的表情,就知道她她在想什么。
安宁爸爸适婚的时候,她看着好姑娘也是这表情,恨不得直接圈到家里去。
师伯娘顿时满脸可惜,不过想来也是,这么优秀的姑娘,不可能等着她来发现。
“那也不妨碍小宋常来家里玩嘛,你也来,带着安宁来。”师伯娘拉着师母的手,“你呀,别学他们男人家,一颗心全扑在工作上,要多出来走走。”
师母点头应下。
师伯跟许老住同一个家属院,同一栋楼,宋幼湘在师伯家里拜过年,送上年礼后,转道又到了许老家里。
年礼送得简单,基本都是五星大队的出产。
腊鱼、腊肉、腊鸭,和各色干菜,还有公社下面一个大队自己酿的粮食酒。
这个酒在本地名声在外,公社已经在模仿食品厂的方法,努力在打造公社自己的品牌了。
可惜的是,这酒就是现在每年的产量也不多。
这还是王臹特意给她准备,提前订好,让她带到京市送人的。
腊鱼腊肉干菜这些师伯娘们喜欢,酒就是师伯师叔们喜欢了,其实王臹还给准备了烟叶,不过宋幼湘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拿。
吸烟有害健康,这些老辈人基本都是老烟枪,还是少抽一点吧。
在师伯家里蹭了饭,宋幼湘又在师母的安排下,给留在京市的师兄家属送了年礼过去。
“人情啊都是要走动的,平时有来以后才能有往。”师母跟宋幼湘讲人情往来,教她为人处事。
以师母的身份,现在都是别人给她拜年的多,根本不需要带着宋幼湘各处跑,带她在长辈面前过眼。
宋幼湘知道,师母这是让她在老师的人脉圈里混个脸熟,替她搭桥。
哪怕她深谙此道,做生意的时候,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送礼维系关系,这会也虚心听教。
这是师母对她的拳拳爱护之心,她很珍惜。
“小傅对这个学生很上心啊。”她们离开后,师伯和许老又坐到了一起,桌上摆着宋幼湘送的酒。
下酒菜就是宋幼湘捎来的大蒜叶炒腊鸡,别说,下酒还怪香的。
许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笑着道,“小宋值得啊,傅师妹这也是想叫咱们知道,老厉还有个没来得及好好教的小徒弟。”
其实不光是师母,厉老对宋幼湘也是放心不下的。
师伯叹了口气,隔了一会儿才开口,“听说过年回以前插队的地方过的,这小姑娘倒不是钻营的人。”
真要想维系关系,宋幼湘过年就不应该回去,留在京市,厉老以前的门生故旧都会上门。
“小宋不是那种人,小姑娘格局很大。”许老边说边摇头。
要是宋幼湘想钻营,想借厉老的资源成就自己,就会一心往经济系钻。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两头挑,还搞出个初晓来分散精力。
初晓做成现在的规模,确实对宋幼湘的未来大有助益,在档案上绝对是增光添彩的一笔。
但她做为厉老的学生,对这样的锦上添花不是必需。
师伯给他添了点酒,好奇地问,“你这夸着人,怎么还摇起头来了。”
许老把宋幼湘这一年在学校里折腾出来的事都说了,“我看小宋毕业后,不会走咱们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