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柱子家的,你说啥要咱家莞莞听进去?甩什么脸呢?”摘了一篮子菜的大舅母挽着一篮子的小白菜跟水芹,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陈念莞身后。
远远地瞧见这大柱子家的纠缠着陈念莞说个不停,她心里头就一个咯愣,快走几步过来,恰好见她使劲摔外甥女的手,不由得就怒了。
“唉哟,我能说什么?不就是讨好莞莞,讨好你家姑子嘛!”大柱子家的冷笑,“我知道,眼下她跟这陈家的崽子,可都是你们家的宝贝儿,又在里正跟前的脸,谁敢欺负她啊?”
“知道就好,安分点儿,别招惹事儿!”
陈念莞被大舅母拉着就走,她才从大舅母口里知道,前阵子大舅家里头找人用生蚝煮汤儿,在村子里头找了不少妇人,那村里头的人见着柳大舅家富起来,都愿意跟着做这行当,只是大舅母跟四舅母是挑人的,那人品不好的不考虑,自然就让一些人给怨上了。
这大柱子家的就是其中一员。
“她啊,平时好吃懒做,又嘴碎,招谁都不能招她!她男人也是,听村里头不知谁到县城,见着你家开的铺子生意好啊,又见咱家给店里头送货,几次找上门来想打听酱肉干跟蚝油的做法,有天夜里还偷偷摸进屋子来了。”
“真的?那没出事吧?”
“没事,有你大舅跟大表哥呢!”大舅母道,“咱狠狠地把人教训了一顿,那大柱子家的就到处说咱忘恩负义。”
“他们家对咱有恩?”
“呸!不过是遭海贼时候,家里头一时揭不开锅,吃了她家几个杂粮饼子,那里头还掺和着稻杆跟碎石呢,差点没把你山儿表弟的牙给嘣没了。”大舅母唾弃,“再说,咱后来日子好起来了,还送了半袋子的稻米给她家,平时年节礼也没少他们家一份,到底谁没良心?”
大舅母带着陈念莞细细碎碎说着,很快就回到了屋子里头。
在院子里才放下菜篓子,菜没择多少,柳大舅跟柳四舅就农忙回来。
他们自然是知晓她是来干嘛的,进屋坐下歇了一会儿,喝了口茶,就带着陈念莞就去储藏蚝油的地窖。
除了上次挖的那个地窖,柳大舅还多挖了个更大的地窖,他们已经在后院专门腾出一间大房子来专门生产蚝油。
房子前头是十二个小灶,走过过道后,后头是专门接手熬制好的蚝汁,搭配其他佐料做成蚝油的专用场所,最后才是存放装蚝油瓷罐跟瓷瓶的地儿,一边是两个大土灶,烧火用的,主要是煮水,用来烫洗这些瓷罐瓷瓶,一边就是干净的大案桌,用来沥干烫洗过的瓷瓶。
那地窖入口就挖在这后头,那蚝油一装瓶就会用腊密封起来,然后成批送到地窖里存起来。
陈念莞跟着柳大舅跟四舅走进这个地窖,感受着冷冷的凉意,看着里头分罐装跟瓶装,摆放ᴶˢᴳᴮᴮ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蚝油,很是高兴。
“这里的存货,加之前那地窖里的存货,估计都接近七百多罐,瓶装的也有五百。”柳四舅跟陈念莞道,“你说,够不够用的?”
“这可不一定。”
陈念莞想到二十多家分店,估量了一下蚝油的用量。
如果像府城的分店那般生意兴隆,估计不到半个月就会来定一次货,便是一个月定一次,算上路途上要用的时间,算是勉强够用。
因为只要进入九月份,就能继续收购新鲜生蚝制作蚝油了,如今是五月初,只要库存满足三个月的需求就可以了。
等九月份开始,柳大舅他们也正好利用现有的人手再多做一些蚝油存放起来,再加上年节差不多两个月是猫冬不做活的,那段时间不仅是生蚝最肥美的时节,也是退潮,海边礁石大量露出水面,是这些生蚝随处可捡的时候,大可以利用起来,就不用像今年这么匆匆忙忙,急得焦头烂额了。
嗯,这完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门产业,看来是不怕蚝油供应不上了。
陈念莞于是放心将这蚝油这产业完全交给柳四舅全权负责。
第82章
等交代完相关的蚝油出货订货事宜,陈念莞想到如今正是河虾海鱼盛产的时节,并且柳大舅家里头的农活算是初初忙完了。
柳家村主要种的主粮是水稻跟苞谷,上交的官粮也主要是以稻米为主,苞谷为辅。
苞谷在四月左右就已经种植完了,水稻也是在同一个时节栽种下田,一稻双季。
因着气候温暖的缘故,早稻一般三月末播种,四月初插秧,可以在七月初或中旬左右收割,而后抢种第二茬的晚稻,晚稻成熟用时间比较短,约莫在九月底或十月初收割。
所以今儿算是苞谷跟稻米都处于等待熟成的时期,地里活儿没那么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