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畜生做的事。
李老夫人没有反驳,她身旁的小妇人跳出来,指着凤依,说凤依胡说八道,她婆母仁善,断不会做这样的事。
凤依看向小妇人:“仁善,仁善会纵容你向李夫人要钱,你可知那些钱是如何来的?”
听了这话,小妇人知事情败露,对凤依惧怕三分,这些都是他们李家的事。
镇国公主刚回京,她是如何知道的。
凤依想要对付李夫人,自然会关注她的一切,自从李夫人不给钱后,她便让魏琛的麒麟阁注意李家了。
李家做事当真不就将,什么银子都要,也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个世家,并非表面上看的那般光鲜。
若被别人知道李家做的事,李家的名声就毁了,小辈们的婚事就艰难了。
于是李老夫人又想装晕,被凤依再次提醒。
凤依见状,也不给李家姚家留情面了,经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
李老夫人见别人看他们的眼神带着鄙夷与嘲弄,白眼一翻,昏过去了,这次是真的。
小妇人见状,扶住李老夫人,对身旁的奴才喊道,快去请郎中。
说着慌里慌张让人抬着李老夫人就走了。
他们走了,凤依觉得无趣,对着在场的人道了句谢,适当的掉了几滴眼泪,赚了一把同情,转身回宅子去了。
她走后还能听见别人在议论,不能便宜了姚家和李家,一定要严惩那李夫人,什么人呢。
欺负人家没爹没娘,想要谋财害命,还不许人家告官,这世上怎么有如此恶毒的。
等等,还有一些骂姚家和李家的话,都非常难听,不绝于耳。
凤依听了,唇角上扬,到了屋里里,放声大笑,暗道真是痛快。
她终于可以给小凤依报仇了,希望她泉下有知能瞑目,早日与母亲团聚。
凤依以为事情结束。
其实这才刚刚开始。
都说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这话一点不假。
京城最不缺落井下石之人。
李家在京城盘根错节多年,得罪的人不少,知道他们吞没了凤依的银子,哪有放过他们的道理。
第二日早朝,就把李家参了。
皇上听了李家的龌龊事,忙命人去查。
这一查不要紧,乌七八糟的恶心事全被查出来了。
就连李老夫人的手都不干净,据说她大儿媳是她逼死的,小妾及其孩子弄死了几个。
李家儿子收受贿赂,使用手段纳妾,且是有夫之妇。
人家夫家不乐意,他把人夫家打残了,那人郁郁寡欢,一病不起,最后两腿一蹬,去阎王殿报道了。
皇上见状,大发雷霆,立刻将李家抄家,家产全部充公,李家人以罪论处,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该坐牢的坐牢,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姚大人被革职查办,李夫人被流放边关。
凤依听了这些事,也是瞠目结舌,原来高门大户,竟如此肮脏龌龊。
李家被抄家后,京城便有一些流言,是关于魏琛和凤依的。
第94章 说书
“什么流言?”凤依有些感兴趣。
难道是编排他们心狠手辣, 不念旧情?
这才几日功夫,流言蜚语便出来了?是谁在后面推波助澜,楚家还是花家做的?
不过凤依早有心理准备,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语, 嘴长在别人身上, 她管不着, 也不想管。
夏冬看一眼凤依,如实道:“那就是得罪谁也别得罪您和殿下,否则会遭报应。”
“这是为何?”凤依挑眉。
她还以为是不好的流言,就这?
夏冬解释:“您和殿下都是衰神,和你们沾上准没好事儿, 不是被抄家就是被流放。”
燕国和楚国被灭国就不说了, 这是国家大事,轮不到一般人置喙。
那就说说太后, 想想沈家,再看看长公主,还有六公主的未来夫婿柳家。
如今是丞相府,燕北王府,楚怀王府, 连李家都搭进去了。
这些可都与殿下和公主有关。
现如今这京城,谁敢得罪殿下和公主啊,知道内情的还好些, 不知内情的,可不就以为这两人是衰神。
谁沾上谁倒霉。
凤依淡然一笑:“那是他们罪有应得。”
祸事是自己作出来的, 与别人无关。
京城的事也算解决了, 那些推波助澜的人也被京兆府尹带走审问了。他们该去神医谷了, 魏琛还在等着他们。
还有叶子三人, 在城外等着呢,他们尽早离去,否则这三人该急了。
凤依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就听外面来人了,好似宫里太监的声音。
夏冬看一眼凤依,到了句:“奴才去看看。”
话音未落,传来八宝的声音:“公主殿下可在?”
凤依答应着出来,问八宝:“公公光临寒舍,可是皇上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