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依气乐了,这是道德绑架。
李夫人都要杀她了,这些人还要她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原谅李夫人。
周围也聚集了不少人,听闻凤依要告李夫人,李夫人还是凤依的养母,都说凤依不地道。
人家好歹养你一场,何必斤斤计较,再说,你不是没事儿吗。
都是一家人,就念在往日情分,自家人和解便是,非要惊动官府做什么?
往日的情分,她们往日哪有情分,只有仇恨。
夏冬气得直发抖,指着外面大骂李家人不要脸,公主小时候差点被他们虐待死,哪有什么情分,就算有,也是他们欠公主的。
他们哪有脸上门求情,这群不要脸的东西,若是殿下在,早把这些人打出去了,那能让他们欺辱公主。
他越想越生气,抬步就往外走。
凤依喊住他:“你做什么去?”
夏冬气鼓鼓道:“奴才把那些人赶走。”
何时轮到他们欺辱公主了。
凤依笑着道:“无碍,让他们再闹一会儿,人多了才热闹不是。”
她还不惧怕那些流言蜚语。
这时秋荷抱着孩子过来,问凤依到底发生了何事,外面那些人逼着公主原谅李家,要不要让方牧云把他们都赶走。
凤依摇头:“不用,等人多了,我自会出去,看看李家何来的颜面。”
一群不要脸的东西,她也没必要给他们留情面,当真她是孤苦无依的小可怜,还需依附姚家生活不成。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外面被围得水泄不通。
李家老夫人被人扶着,用手帕捂住脸,抽抽噎噎,好不可怜。
有人可怜她年纪大,让她回家去,这里有小辈们在就好。
可李家老夫人不肯回去,老泪纵横道:“我这外孙女最是铁石心肠,若不是我来求情,她一定不会答应。”
听了这话,别人都指着凤依的门口,说凤依是白眼狼,没孝心,老夫人都上门求情了,她连门都不让人进,什么东西。。
怪不得没爹没娘,都是她心眼不好,克死了双亲。
这人群中不乏有李家人,特意来推波助澜的,目的自然想利用舆论,让凤依妥协。
可凤依是谁,经历过现代,历经过末世,又跟着魏琛南征北战,什么人没见过。
打开门听见这句话,早就让冯山把人给抓了。
这些人不明真相,恶意诋毁她的名声,她一定追究到底。
凤依走至李老夫人跟前,莞尔一笑:“老夫人说我铁石心肠,也不是谁铁石心肠,我记得您来姚家,让我那养母将我除去,当时怎么说的,哦,我想起来,小孩子,谁能没个头疼脑热的,延缓治一治,人不就没了吗。两岁时我生了一场大病,不过我命大,熬过来了。”
听到风衣的话,李老夫人的脸惨白了几分。
周围人开始对她指指点点了,有人还说李老夫人是个老虔婆,一个小孩子而已,她怎么就容不下。
这还不是在她李家呢。若是在她李家,估计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李老夫人无论也想不到,两岁的事情,凤依竟记得如此清楚,那后面的事呢。
他们只当她是小孩子,说话做事从不避讳她。
凤依见她摇摇欲坠,一副快要晕厥的样子,好心提醒道:“您可别昏过去,我让人去请太医了,大庭广众之下给您诊脉,怕是不妥。”
李老夫人强撑着骂人的冲动,对凤依道:“老身还能撑得住,让公主担忧了。往日都是老身的不是,还望公主原谅我的女儿,老身愿意给公主磕头谢罪。”
一面诉说一面拭泪,说着要继续下跪。
凤依抬脚抵住她的双膝,笑着道:“急什么,我的话还未说完,你再听听我后来的事,兴许您年纪大忘记了,可我记得真真切切。您又来了几次,都是教唆养母除去我的,我没死成,您和养母说我是丧门星,命硬,会克人,便把我扔到庄子上,任由我自生自灭,不到三岁的孩子,被扔到庄子上,下人们故意苛责,我又病倒了,这次那些奴才们不仅不给治病,还将我装进袋子里。”
说着这里,她不再言语,看向众人,果真见几个妇人悄然抹泪,看向她时,满眼同情。
凤依卖了个关子,道:“你们猜,她们把我怎么了?”
周围人纷纷摇头,李老夫人身子如筛糠,抖个不停。
这事儿是她出的主意,她记得分明。
见凤依不直接说,众人纷纷问最后如何了。
凤依又道:“她们要把我埋了,我本就没死,她们却要把我埋了,这算不算故意杀人。”
听了这话,众人愤恨不已,指着李老夫人骂她不要脸,一个孩子有何错,病了不给看就算了,还把人活埋,这是人做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