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球,你是不是又在刷皮鞋了?我都听见响儿了!”
“没有!我就是上下上下的,刷墙那么刷!”
“老师,三娃在斜着刷!”
“我没有!”
“嗯?哪个三娃?”
从屋子里透出的橘黄灯光照得墙角影影绰绰,却掩不住一声声咋呼声,闹腾得整个学校都苏醒过来。
刷完牙,老赵校长已经快手快脚给他们热好了头天晚上刻意预留的饭菜。
楼岚带着孩子们一起坐在石头台阶上稀里哗啦吃完了早饭,站起来振臂一呼:“落虹小学第一届周末采风之旅,出发!”
孩子们也不管自己听没听懂,嗷嗷叫着也抻着胳膊蹦跶:
“出发咯!”
“走咯!”
“嗷嗷嗷出发!”
“冲啊!”
还有人学着电视里老抗日战争片中那样,喊着“耗子给给”的,忒是笑死个人。
楼岚还装模作样做了个小三角旗,戴着顶鸭舌帽,背着摄像机以及背包,一手举着三角旗带头,一手举着直播杆以及架在上面的直播专用手机。
背包里带着信号加强器,有点沉,不过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
后面跟着的孩子们也挎着自己的包,里面装着充饥的烙饼。至于水,大山里自有许多清澈甘甜的泉水,并不需要特意带着。
天都还没亮,直播间里自然没几个人。楼岚拍了一段,回头可以用作素材剪辑,而后就收了杆子,带着孩子们下藤梯,爬山坡。
要带孩子出门,安全问题是关键。
老赵校长本来说自己也要来,可楼岚看他一把年纪了,身体素质也说不上好,哪好意思让他跟着受累,所以一再保证自己会照顾好每一个孩子。
虽然初始印象不太好,可接下来又相处了一个星期,老赵校长对这个年轻人的认知越发深入,好感也极速上升。
知道他不是个说大话的人,既然楼岚一再保证,老赵校长也就不再强求,只是叮嘱了一番安全第一。
其实这群孩子六七岁就开始走直上直下九十度角的藤梯上下学,在山里的自理能力是很强的,楼岚只需要在危险的地方多看顾一二,除了年纪小一点的几个娃娃,其他孩子根本就没给他出手相帮的机会。
地方是之前楼岚一个人出来拍摄的时候就选定好了的,那是一个陡峭的黑石山顶,在那里,有个高高的平台,能够眺望蜿蜒的河流,以及河流外青山后即将跳脱地平线束缚的红日。
第224章 Z《支教老师5》 多才多艺岚老师……
天门依约开金钥, 云路苍茫挂玉虹。
雀儿山虽比不得天门山,却胜在地势险要凌厉,一峰孤起跃百丈, 颇有一峰独立探破苍穹的意思。
站在雀儿山最顶上突出的一块平坦鹰喙上,辽阔的视野里, 山远水长, 云疏雾密, 红日便在一层层打翻渲染开的色彩中缓缓照亮人间。
都市中,已经很少有人还能想起日出日落夜幕星垂的景象了。有人通过直播看见, 有人在后来才刷视频时看见, 感触却出乎意料的默契。
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洗涤与震撼, 是更古不变的。
“好久没看过这么干净的日出了。”
“忽然觉得自己很渺小,人生不过几十载,何苦庸人自扰。”
“同感,前一秒还在为生活中的琐碎苦恼,觉得人生灰暗, 现在却忽然觉得那些烦恼渺小得不值一提。”
“关注主播了,很多报道山村的,多半都是聚焦在他们的贫穷落后上, 听说主播刚开始也是这样, 好在主播很快就发现了山村除了贫穷落后,另有一番大城市无法比拟的美好。”
“看得人灵魂都轻松了好多, 关注了,期待主播更多作品,可惜没赶上早上的直播。”
“孩子们虽然脸黑又瘦,穿得也很破旧,但一双双眼睛是明亮的, 看着主播的时候充满了信任跟依赖QAQ泪目”
“感谢主播能成为点亮他们人生的好老师。”
“真好。”
“主播是个好老师。”
“人生导师......”
曾经因为原主不顾孩子们的意愿用他们来卖惨博关注而带来的反感,现在全都化作了真心实意的赞叹。
同时,楼岚也终于收到了直播平台的电子签约,正式成为一名小主播,以后得到的打赏可以拿到更多的分成,另外也可以接合作广告之类的增加收入。
不过楼岚依旧没有忙着专注直播事业,而是带着孩子们完成了这一次的雀儿一日游。等回去的时候,他们还拿自己捡的各种山货野菜以及楼老师每日雷打不动都会带回去的野鸡蛋野鸭蛋改善伙食。
老赵校长都纳闷儿了,“怎么每天都能捡到蛋?”
别是把山里的鸡窝鸭窝都给掏了个遍吧?
楼岚笑笑,直说没有没有。
确实没有,毕竟雀儿山看起来不大,实际上犄角旮旯弯弯绕绕的却不小,这些年野鸡野鸭也没人去抓来消灭,所以繁衍量还是很可观的。
现在他也不过才掏空一小片儿的鸡窝鸭窝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单靠掏鸡蛋鸭蛋改善伙食也不是个事儿,在又一次凌晨四点多开直播,等到六点多下直播时收到了数千打赏时,楼岚觉得是时候琢磨着给雀儿山的山民们创创收了。
雀儿山往外界沟通的路,基本上不是山路就是藤梯。单从山顶上下来,身手敏捷的年轻人就需要一个小时,上山要慢一点,需要九十分钟左右。
孩子老人更久。
等到下了山,还要渡河走山路,约莫得需要三个小时才能走一趟单程。
以前也不是没有修建过索道,但是索道开启一次就要消耗几百度电,村民们根本承担不起,后来就干脆拆卸了。
不提交通这个难题,雀儿山这一带其实自然条件是不错的,有山有水,有可供植物茂密生长的土地,气候条件也不错。
山里除了山货,还有产量颇高的青花椒以及山核桃。
山上也养家畜,可同样因为交通问题,家畜都是自产自销。
村民们的收入,基本上就是些零散卖的山货,这个倒是镇上长年累月都有专门的贩子在收购。可惜东西也是贱价,卖不出高价。
一家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要么就是有人在外务工,要么就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进山扒拉山货,一点一点从泥巴里抠出钱来。
相较于过低的收入,支出里的大头,基本上就是家里念书的孩子。
楼岚找老赵校长打听了一下,每年每个学生大概要2000元生活费,这开销比起外面来确实算是很低的。
可低消费,也意味着生活条件的艰苦拮据。
另外一个,这边的家庭,家里孩子普遍多,正应了那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老话。
就楼岚看见的这一代已经算是好的了,最多也就四个孩子。
老赵校长说,往前数个十来年,每家每户五到六个孩子都是稀疏平常,至于计划生育那会儿,正应了天高皇帝远那句话,这也是常情。
因为条件艰苦,山上的女孩儿嫁人,聘礼收12万,男人要娶媳妇上山,就得多个3万左右,就这也不一定有女孩儿愿意嫁过来的。
楼岚也有点儿搞不懂,明明都这么穷了,可婚嫁的礼金却算是高的。
搞不懂他也不强行去理解,毕竟往前数个十多二十年,还有那穷得吃不上饭的山里人,为了有个媳妇,不惜花好几万跟人口贩子买呢。
穷山恶水出刁民,民风朴素人心单纯,这两句评断,落到现实生活里,并非必须是互相矛盾不可共存的。
只要不是违法犯罪有悖道德,谁也不能说它好还是不好。
闲话少提,楼岚在教书育人起夜翻山越岭拍视频搞直播的同时,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考察周边。
最后还是把目光放回到了山里无人问津的野花椒以及山核桃上去了。
来的时候是春末,山上还有些冷嗖嗖的。
经过两个多月,夏日的脚步也慢吞吞地爬上了山。
花椒的采摘期是七月到八月,野核桃的成熟期则在九月左右。
这会儿都还不是时候。
楼岚之前也没干过直播卖货的事儿,不过也多少知道要卖货,首先得有一定的人气跟关注度,否则人都没有,你上哪儿去找人买你东西?
所以楼岚晚上就固定了直播时间。
直播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直播唱唱歌,表演表演什么才艺算了,毕竟别的他也不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