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娇夫+番外(52)

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那平坦的小腹,嘴角微微上扬,笑得温柔。

那里,正孕育这一个小生命,那是她与陆洵的孩子。

江大夫又接着交待了注意事项,二宝和三喜听得格外认真,这是她们第一次伺候孕妇,责任重大。

心中高兴,但是也感受到了压力。

刚送江大夫出院子,三喜就看到了长公主身边的梅姑姑款款走来。

“梅姑姑。”

三喜热情地打招呼,自从上次庆功宴在宫里出事之后,三喜与梅姑姑的关系就亲近许多。

毕竟也算是共患难了,而且梅姑姑平日里挺照顾她们的,也教了她们许多东西,二宝和三喜都很敬重她。

“梅姑姑怎么有空过来?可是有事吩咐奴婢?”

梅姑姑用手指点了点三喜鼻头,笑道:“你鬼灵精怪的小丫头,这不是听说王妃这边请了大夫,长公主让我过来问问。”

“奴婢正准备去报喜呢,咱们家王妃有孕了,很快咱们就有小主子了。”三喜越说越激动,弯了眉眼,双手紧紧抓着梅姑姑的手臂。

“当真?”梅姑姑回抓三喜,“江大夫确诊了?”

三喜点点头。

“哎呦,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老奴这就回院,给公主报喜去。”

说完,梅姑姑就兴冲冲地往回走,一会儿就走远了。

三喜还在原地,张着嘴,把原本想说的话,又咽下去。

傍晚,陆洵带着一身疲惫回府,从进门开始,就感受到了府中变化。

往日里绕着他走的下人们,如今都上赶着问好,似乎都很开心的样子,这让陆洵百思不得其解。

“主子,属下感觉今天公主府怪怪的。”陆九凑过来,小声对陆洵说。

陆洵瞥了他一眼,到底是没说话,因为他也觉得很怪啊!可是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还没走进院中,陆洵就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欢声笑语,这让他更加纳闷了。

“王爷回来了。”

不知道哪个下人喊了一声,院中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齐刷刷望向陆洵,这让陆洵感受到了一丝尴尬,只能继续板着脸,来掩饰他自己内心的不自在。

“洵儿回来了呀?”福安长公主站起身来,等着陆洵给她见礼,然后她便找个借口回自己院中去。

她可是立誓要做个好母亲、好婆婆,儿子儿媳感情好,她也高兴,现在孙儿也要来了,还是把空间留给小两口吧!

她可真是太善解人意了。

待所有人都走完了,陆洵将沈初轻轻搂在怀中,下巴在沈初颈窝处蹭了蹭。

咕哝着问道:“府中是有什么喜事吗?怎么见着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的确是有喜事。”沈初拉着陆洵的手,放到自己的小腹上,“阿洵,你要当爹了。”

沈初含笑望着陆洵的脸,不想错过他的任何表情。

看着他从呆愣,到不可置信,再到不知所措,然后转为激动狂喜。

从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脸上,能见到如此丰富的表情,沈初觉得值了,这个人,嫁对了。

“初儿,我好高兴,我好高兴,谢谢你。”陆洵拥抱的动作又轻缓了许多,生怕伤着沈初,伤着孩子。

“我也好高兴,阿洵,我也要谢谢你。”

谢谢你无微不至的温柔,谢谢你的包容与理解,谢谢你事事以我为先,谢谢你像个英雄,时时把我护在身后。

是你让我明白,幸福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长公主府中温馨美好,大理寺牢房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慧淑郡主没有等到康王救她出去,也没见心上人陆洵来提审她。

她与樊郡王妃关在一起,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越发暴躁。

樊郡王妃本就是个泼辣不讲理的性子,即使在牢房中,也忍不住要挑刺。

变着法地说慧淑郡主,这不行那不行,对她分外嫌弃,还觉得慧淑郡主配不上她儿子。

嫁给樊郡王世子本就不是慧淑郡主所愿,况且她嫁入樊郡王府,属于低嫁,哪里愿意受这种窝囊气?

如今还受牵连,第二次进大理寺牢房,心中也有气。

便直接跟樊郡王妃争吵起来,吵到最后,婆媳二人直接扭打在一起。

“你们两个干什么?把这当自己家了吗?”

一声呵斥,两名狱卒开门冲进去,拉开正在忘我互殴的二人。

听到回禀,陆洵也没什么反应,甚至觉得陆九是太清闲了,两个女人打架,这种事情也来汇报。

“不必理会。”

“另外,庞德坚那边盯紧点。”庞德坚这一步棋子,是康王的压轴,至关重要。

康王经营多年,在他的地盘上,陆洵下手的机会并不多。

故而,陆洵计划来个釜底抽薪,从庞德坚入手,杀康王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再断他后路。

吩咐完,陆洵便离开大理寺回府了,他还要去给他家初儿买爱吃的猪蹄子,可没那闲功夫管人家婆媳打架。

自从知晓沈初怀孕,还时常吃不下东西,日渐消瘦。

陆洵看着心疼,就开启了他按时下衙的生活,每天从街上带些新吃食,变着法地想让沈初多吃几口。

庞德坚自从答应做康王内应之后,心中一直备受煎熬。

他自幼接受庞家忠君爱国家训的教育,在忠臣良将氛围下成长,如今却要因为父亲遗命,即将成为反贼,受世人唾弃。

从慧贵妃那时开始,庞德坚就觉得是错的,康王一脉不可能有机会登上那个位置,做再多努力都是徒劳的。

但是父命难为,在忠与孝之间,他选择孝。

他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还妄想催眠自己,这是另外一种忠义,因为康王才是他的主公。

每一天都如同往常那样,庞德坚巡查京都防卫各个防守点,只是他发现,自从与康王密谋之后,每天总会遇到陆洵,或者陆洵的手下人。

“下官见过郡王。”他面无表情地给陆洵见礼。

陆洵点点头,破天荒地跟庞德坚多寒暄了两句:“庞大人又来巡查了?当真是武将楷模,本王每日经过都能见到你身影。”

庞德坚一滞,随后敷衍地客套:“郡王谬赞了,不过是日常职责之事罢了。”

陆洵点点头,就离开了。庞德坚作揖恭送,久久才抬起头来,看着陆洵背影若有所思。

“或许是老夫想多了,过于紧张了。”庞德坚苦笑,小声自嘲道。

……

次年开春,曲州起义军揭竿而起,附近州郡还有不少人响应,着实让京城众人惊诧到了。

一度觉得这些人太闲了,如今天下太平,大好日子不过,非要搞这种劳民伤财之事。

昌平帝震怒,他这个一国之君,每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管理这个国家,结果他的子民因为几句煽动,就要来攻打他。

“昏君?朕是昏君?呵呵,真是可笑至极。”

听着那些可笑的言论,昌平帝自己都被气笑了。

“圣上息怒。”

大堂上乌泱泱跪倒一片,昌平帝看到下首这群人,觉得糟心极了。

如今这种情况,不是应该积极想法子为他分忧吗?光叫他息怒有什么用?

难道他息怒就能让那些反贼退兵?难道他息怒就能让战争停止?一群没用的家伙。

昌平帝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干脆点了几名重臣,回到他的启明殿中商议。

康王并没有亲自出城领兵,而是坐镇京城,幕后操控。

因为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他造反,昌平帝乃至陆洵都不好对他下手,京中其他人也不知晓。

“启禀圣上,依微臣之见,起义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应当下旨招安,避免劳民伤财。”

老太傅年近八十,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昌平帝点点头,转而看向别的大臣。

沈长风是吏部尚书,这种关于战事的,一般都与他没有多大关系,他也没打算发表什么看法,只默默地站在一旁,充当背景板。

户部尚书则开始盘算国库盈余,无论最后讨论出什么结果,他都能第一时间应对。

武将之首秦大将军主战,他认为,这一战能展示军队实力,让敌国也望而却步。

二来打一次狠的,以后那些有异心的,经此一战,万事都要掂量了。

第47章 上当

“洵儿,你怎么看?”眼看文武重臣都要打起来了,昌平帝决定把陆洵提溜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